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加速推動養老服務需求持續增長。根據最新行業統計,截至2024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突破3億,占總人口比例達21.3%。在此背景下,國家針對失能老人的精準化支持措施正逐步落地。本文基於2025年7月政策動態與養老服務行業數據,解析養老服務領域最新動向及核心統計指標。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養老服務行業發展趨勢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指出,民政部與財政部於2025年7月聯合發布通知,明確對經統一評估為中度、重度或完全失能的老年人發放專項消費補貼。該政策將居家、社區及機構養老服務納入支持範圍,具體服務涵蓋助餐、助浴等「六助」基礎服務,以及康復護理、日間托養、長期照護和短期療養等專業內容。補貼資金通過「民政通」平台以電子消費券形式按月發放,老年人在購買養老服務時可享受比例抵扣優惠。
補貼資金遵循中央與地方9:1的共擔原則,其中東部地區中央承擔85%,中部為90%,西部最高達95%。這一模式既體現了國家對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傾斜支持,也有效緩解了地方政府財政壓力。根據測算,政策實施後預計每年惠及全國約200萬失能老年人群,直接撬動養老服務消費規模超百億元。
通知明確要求強化「六助」服務標準化建設,並鼓勵機構創新長期照護模式。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全國已建成社區養老服務設施34萬個,但中西部地區服務覆蓋率仍低於東部15個百分點。此次政策通過定向補貼精準對接供需缺口,將推動居家適老化改造、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擴容和養老機構專業化水平提升,形成「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的協同服務體系。
據行業分析,政策實施後養老服務市場年增長率有望突破12%,其中康復護理類服務需求增速將達18%。同時,電子消費券的定向發放機制倒逼服務機構提升標準化水平和服務透明度。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國持證養老護理員數量僅96萬人,與實際需求仍存在約400萬缺口,政策落地需同步推進人才培養體系完善。
而言,此次養老服務消費補貼政策的出台標誌著我國在精準應對老齡化挑戰上邁出關鍵一步。通過財政槓桿引導資源向失能老人傾斜,既體現了社會保障的人文關懷,也為養老服務行業提供了穩定市場需求。未來,隨著政策配套措施逐步完善,預計到2030年將形成覆蓋更廣、質量更高的普惠性養老服務體系,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提供堅實支撐。
更多養老服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養老服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