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多晶矽期貨價格在經歷劇烈波動後,呈現出高位震盪態勢。儘管8月15日主力合約單日漲幅達4.5%,創下階段性新高至52,740元/噸,但隨後市場受供需失衡壓力與政策預期博弈影響持續回調,最低觸及49,300元/噸。當前多晶矽行業正面臨產能釋放、庫存高位及政策調控的多重考驗,產業鏈各環節對價格走勢分歧顯著。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多晶矽行業運營態勢與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報告》指出,多晶矽期貨近期漲勢主要源於市場對政策「強預期」的押注。儘管8月15日單日大幅增倉推高價格至52,740元/噸,但基本面仍顯疲軟:行業開工率已提升至45%,周產量達2.92萬噸,而下游需求僅約10.6萬噸/月,供過於求態勢明顯。庫存數據顯示,當前多晶矽總庫存維持在26.88萬噸高位,其中倉單數量增至5,600手,現貨與期貨價差擴大進一步加劇了市場分歧。
隨著矽料廠利潤修復,復產與新增產能同步推進導致供給壓力激增。8月預計產量將達13萬噸,遠超下游需求量,產業鏈庫存持續向終端轉移。儘管上游企業庫存有所下降,但中游環節庫存累積表明終端接受高價的意願薄弱。分析人士指出,當前市場核心矛盾在於價格上行與實際成交量不足並存,光伏產業鏈報價上調未能扭轉供強需弱格局,終端成交壓力傳導至多晶矽環節。
近期關於「9月企業限產限銷」和工信部召開光伏會議的傳聞,推動市場對供應收縮的樂觀情緒抬頭。若相關政策落地,或促使產量環比下滑並重塑供需平衡,但實質性措施尚未明確。業內人士強調,僅憑消息面刺激難以持續推高價格,需政策與產能調整同步推進才能改善基本面。當前多晶矽期貨升水現貨、倉單增加等現象顯示市場對遠期供應過剩的擔憂仍在發酵。
未來一個月被視作關鍵政策落地期。若產能出清路徑清晰且限產措施有效執行,多晶矽價格或延續上漲;反之,若政策力度不足,市場情緒回落可能導致價格重回下跌通道。目前多數機構判斷短期將維持高位震盪,核心變量仍在於政策信號與實際供需調整的匹配度。
2025年多晶矽行業正處轉型關鍵期:產能擴張與需求增速不匹配導致庫存高企,而政策調控預期成為市場博弈焦點。儘管價格波動頻繁,但基本面改善需依賴實質性的供給收縮與終端需求激活。在產業鏈利潤再分配及產業集中度提升的背景下,多晶矽市場的長期穩定仍取決於行業自律、技術升級與政策協同的綜合作用。當前49,300-53,400元/噸的價格區間或將成為短期震盪中樞,後續走勢需密切關注8月下旬政策會議釋放的具體信號。
更多多晶矽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多晶矽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