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二手飛機發動機金融化加速,深圳前海首單落地釋放新信號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發動機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隨著全球航空運輸需求復甦及資產周轉效率提升,二手飛機發動機交易成為行業關注焦點。作為高技術密集型領域,發動機租賃業務不僅關聯製造業升級,更體現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深度。2025年數據顯示,亞太地區二手飛機交易量持續攀升,而深圳前海近日完成首單二手飛機發動機融資租賃項目,標誌著區域金融創新與航空產業協同發展的新突破。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數據顯示,商用飛機平均退役年限為25年,截至2023年底亞太地區公務機中,二手飛機數量較上年增加63架,退役回收量達89架。這一趨勢反映飛機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需求激增。深圳前海作為融資租賃樞紐,已累計落地18個相關項目,涉及4台發動機等關鍵部件的資產規模達41億元,其中2025年新增項目占半數以上(9個項目),顯示市場對二手發動機金融化配置的迫切性。
監管層近年持續優化航空租賃環境。2024年發布的《業務發展鼓勵清單》明確支持國產航空器及發動機領域創新,為前海此類項目的落地提供制度保障。數據顯示,深圳通過融資租賃模式盤活二手發動機資產的效率較傳統交易提升約30%,有效降低航空公司運營成本。當前,國內頭部租賃機構正加速布局該賽道,推動技術評估、跨境流轉等配套服務完善。
深圳前海依託區位與政策優勢,在航空租賃領域形成特色化路徑:業務範圍涵蓋全新及二手飛機發動機、航材等細分市場;通過「租賃+運營」模式整合製造商、運營商資源;2025年更聚焦二手發動機交易場景,年內新增項目中60%涉及拆解重組或跨境轉租賃。這一布局不僅強化了區域金融集聚效應,也為國產大飛機產業鏈提供融資支持樣本。
據行業模型測算,2030年前全球將有超8000台商用發動機進入置換周期,亞太市場占比預計突破45%。深圳前海的實踐表明,通過融資租賃實現發動機資產證券化,可有效緩解製造商庫存壓力、提升運營商資金周轉效率。未來,隨著數位化估值平台和跨境交易機製成熟,二手發動機將成為航空金融與製造業協同發展的關鍵紐帶。
2025年的市場動態驗證了發動機租賃業務的戰略價值:從亞太區二手飛機數量增長到深圳前海的創新案例,產業資本正通過金融工具重構資產生命周期管理邏輯。隨著政策紅利釋放和技術服務完善,以發動機為核心的航空租賃生態將持續擴容,為全球航空業低碳轉型與供應鏈韌性提供新動能。前海首單落地不僅填補了區域業務空白,更折射出中國在高端裝備金融服務領域的全球化競爭力正在加速形成。
更多發動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發動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