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聚焦智能製造升級與重點企業戰略布局
在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夥伴關係論壇上,專家指出人工智慧正深度重塑全球產業結構,並成為推動新型工業化的核心動力。隨著大模型、智能體等技術創新不斷突破,人工智慧不僅加速了製造業的智能化轉型,更催生出數字孿生工廠、工業元宇宙實驗室等新業態,為全球經濟注入新動能。
2025年數據顯示,中國工業企業應用大模型及智能體的比例已從2024年的9.6%躍升至47.5%,展現出顯著的規模化效應。作為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連續12年保持首位),中國正通過構建完整的人工智慧產業體系推動產業升級。目前全國已建成7000餘家先進級智能工廠和230餘家卓越級智能工廠,標誌著生產流程智能化進入新階段。
以智能製造為核心場景,人工智慧技術正在重塑工業價值鏈:具身智能技術使機器具備環境感知與自主決策能力;世界模型通過數字孿生實現虛擬仿真訓練,大幅降低實體設備試錯成本;智能體系統則整合記憶、協作、任務規劃等複合功能,推動複雜生產流程的全流程自動化。這些技術創新正將製造業推向"自主運行、智能決策、全局優化"的新階段。
全球南方國家在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仍面臨顯著短板。行業數據顯示,發展中國家獲取先進AI工具和算力資源的渠道相對有限,這可能加劇技術鴻溝。專家建議需構建開放共享的技術生態,通過區域協作彌合差距。
在工業元宇宙領域,人工智慧正創造全新生產範式:虛擬仿真平台可為工業機器人提供安全高效的訓練環境;數字孿生工廠實現設備狀態實時監控與故障預測;智能決策系統則優化供應鏈管理效率。這些應用場景不僅提升製造業競爭力,更為中小企業提供了低成本智能化轉型路徑。
領軍企業在人工智慧賽道加速布局:頭部科技公司通過開發工業大模型、構建行業知識庫,推動AI技術在質檢、工藝優化等關鍵環節的深度應用;通信運營商則聚焦5G+AI融合創新,打造"雲-邊-端"協同的智能製造解決方案。
區域合作層面,金磚國家憑藉龐大的產業基礎和市場需求,正成為人工智慧賦能工業化的試驗田。通過加強數字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共建職業技術教育體系以及推動標準互通,各國可在綠色製造、智能裝備等領域形成協同發展優勢。中國近期成立的"中國—金磚國家人工智慧發展與合作中心",將進一步促進大模型工具共享和技術壁壘消除。
2025年人工智慧產業已進入規模化應用深水區:技術創新持續突破工業邊界,重點企業戰略布局加速落地,區域協同機制不斷完善。面對技術擴散不均衡等挑戰,深化國際合作、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普惠性AI服務普及成為關鍵路徑。隨著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融合縱深發展,全球製造業將邁入效率革命新紀元,為經濟增長注入持久動能。
更多人工智慧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人工智慧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