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產業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確定要大力培育發展的6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國家將加大投入和政策支持。這意味著化工新材料成為石油和化工行業中具有戰略意義的前沿領域,比如膜材料、工程塑料、高性能纖維、數字級複合材料、矽氟新材料、高性能助劑等。化工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主任胡遷林表示,在今年國家宏觀政策的引導下,新材料產業的發展會取得很大進步。
作為化工新材料的代表,氟矽材料源自航天和軍工需要,目前在民用領域的應用已逐步擴展。中國氟矽有機材料工業協會秘書長梅勝放表示,在我國擴大內需的機遇中,氟矽有機材料產業大有可為。
據梅勝放介紹,氟矽有機材料走的是非石油路線,不以傳統的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為原料,並且氟、矽資源相對豐富,符合當前低碳經濟的要求。隨著化石能源的逐漸減少,世界各國有機氟矽材料產業高速發展,在相關領域正在逐步替代傳統的合成樹脂、合成橡膠等產品,某些性能比傳統材料更優越。隨著生產技術日趨成熟,氟矽有機材料產品原本高昂的產品價格正逐漸降低,市場空間巨大。
梅勝放說,氟矽材料的戰略意義還表現在為航空航天和為新興產業配套方面。例如作為火箭和衛星的密封材料、表面塗層材料、太空人的航天服等;光伏產業的核心原材料多晶矽、太陽能電池背板用聚氟乙烯材料;用作LED和電子器件的封裝材料;用作高檔汽車部件和高級個人護理品等。
膜材料也是備受關注的一類化工新材料。中國膜工業協會秘書長劉憲秋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膜材料在實現水資源綜合利用和推進節能減排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在保障飲用水安全和進行海洋資源利用方面也可大顯身手。膜法淨化被稱為第三代飲用水淨化技術,可以保證農村飲用水安全,用於處理苦鹹水和高氟水等。在海水淡化方面,約有55%的海水淡化工程採用膜法處理。
另外,在燒鹼用離子膜方面,我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全氟離子膜研發已經獲得突破性進展,這對中國氯鹼工業和國民經濟來講具有戰略意義。
目前,以碳纖維、球狀活性炭、碳納米材料、儲能碳材料、核石墨為代表的新型碳材料正在國防、醫藥、新能源等領域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炭素製品的發展空間很大。中國炭素行業協會副會長陳國強自豪地告訴記者:「神六、神七上都有我們的產品,建造艦艇、航母少不了炭素行業的支持。電動車用電池也有炭素材料,我們下一步關注的重點是如何通過改進炭素材料性能,提高電池壽命、充電容量、充電速度並縮小電池體積。」
陳國強表示,我國新型炭素材料大部分依賴進口,高附加值產品技術主要掌握在少數國外大公司手中。然而,歐美等已開發國家和地區受到了金融危機的重創,一些擁有先進生產工藝的國外大公司低價轉讓技術或設備,為國內企業技術進步、引進人才創造了良機,國內炭素製品低成本的優勢逐步顯現出來,產品取代進口並逐步出口的前景十分看好。
中國聚氨酯工業協會副秘書長翁漢元表示,聚氨酯行業的總體發展預期比較樂觀。我國建材需求及氨綸、紡織品、合成革、汽車產量世界第一,同時生產世界需求的95%的冷藏貨櫃、60%的鞋子和70%的玩具,這些都為聚氨酯材料的發展提供了機會。國家已出台的相關振興規劃的多數產業與聚氨酯產業密切相關,這些產業的振興發展將極大地拉動聚氨酯產業的發展。
提到制約新材料產業的瓶頸,專家一致認為,是高端產品技術水平的不足。兩會之後,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對去年制定和發布的《石油和化工產業結構調整指導意見》、《石油和化工產業振興支撐技術指導意見》進行了補充和調整,特別是在《石油和化工產業振興支撐技術指導意見》中提出要攻克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胡遷林表示,這將為新材料產業發展發揮引領和支撐作用,企業應據此在產業布局和技術攻關方面做出相應調整。
更多化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化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