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了解,地溝油,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類劣質油,如回收的食用油、反覆使用的炸油等。地溝油最大來源為城市大型飯店下水道的隔油池。長期食用可能會引發癌症,對人體的危害極大。國務院辦公廳於2010年7月發布文件,決定組織開展地溝油等城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工作。2011年9月13日,中國警方全環節破獲特大利用「地溝油」制售案。2011年12月衛生部向社會公開徵集「地溝油」檢測方法,並於2012年5月初步確定了4個儀器法和3個可現場使用的快速檢測法。
「地溝油」可以這樣變廢為寶
中國報告大廳、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的2012-2017年中國地溝油制生物柴油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4年2月12日,中國民用航空局向中國石化頒發了1號生物航煤技術標準規定項目批准書,這標誌著國產1號生物航煤正式獲得適航批准,並可投入商業使用。地溝油經過一系列轉化成為生物航煤,「地溝油上天了」。
如何科學處理地溝油是全球各大城市面臨的一大難題。記者調研發現,經過數十年的探索,一些已開發國家已從源頭管控、過程監督、銷售利用等方面形成一套比較完善的體系,對我國地溝油的回收及合理利用,具有一定借鑑意義。
「巧用」形成產業
中國報告大廳、宇博智業市場研究員表示,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日本和歐洲等已開發國家也曾面臨廢棄食用油脂(俗稱「地溝油」)橫行之殤。經過多年摸索和治理,「地溝油」在多數已開發國家已銷聲匿跡。記者在德國、荷蘭、法國、英國、美國、日本等國調研發現,「地溝油」在這些國家已經變廢為寶,無論是回收還是再利用,都已形成一套成熟體系。
地溝油回收,主要是針對普通家庭和餐飲行業。對普通家庭產生的食用廢油,英日等國通常在住宅區設有回收點。以日本為例,居住小區設有若干個「家庭食用廢油回收點」,附近居民只需將家庭廢油裝入瓶子,積攢到一定程度交給回收點負責人即可,回收點最終將廢油統一送至「食用廢油提煉廠」。
餐飲業廢棄食用油的回收環節更為複雜。記者在德國一家大型連鎖餐飲企業阿勒克斯餐館地下室里看到,油水分離設備安放在一個專門房間裡。據機房負責人介紹,餐廳每天產生的所有泔水通過管道流入該設備。經過沉澱、分離等六道程序,「地溝油」便分離出來,最後由政府特批的公司統一回收。
在法國,廢油回收公司還會根據餐廳的實際需求,定製合適的油脂過濾設備和不同規格的藍色密閉塑料桶。每次回收地溝油時還會在桶上標明回收的時間、地點、數量、種類並貼上條形碼,以便追蹤廢油去向。
從地溝油再利用方面看,隨著能源消費結構的轉變,「地溝油」經過一系列技術處理後,已成為一些已開發國家日常生活的重要生物燃料。記者調研發現,「地溝油」在國外的應用主要分為生物柴油、屋頂塗料、肥皂等工業原料。從現有實踐看,生物柴油應用較為普遍。
2007年,英國公交和長途公共汽車運營商Stagecoach開啟一項有關廢棄食用油的項目。該公司向居民發放免費容器盛裝廢棄食用油,居民以此換取乘車打折卡,所收集的廢油被送到一家能源公司製成生物柴油,供這家公司的部分車輛作為燃料使用。荷蘭皇家航空公司則將「地溝油」製成生物煤油,為飛機提供動力支持,目前已開通從首都阿姆斯特丹到美國紐約的「地溝油航班」。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一些州的餐館已開始推廣使用由貓頭鷹電力公司生產的自動化熱電聯產系統。該設備可直接安裝在餐廳後院,就地將廢棄食用油轉化為熱能和電能。如緬因州頗受歡迎的海濱餐廳比利雜燴樓每年約產生61300加侖廢油,就地轉化為電能和熱能(提供熱水)後,每年可節省超過2.4萬美元的能源開支,並減少21噸二氧化碳排放。換算下來,每加侖廢油的回收利用價值為4.03美元,真正實現變廢為寶。
加拿大餐館經營者不會為廚房廢油和泔水的處理髮愁,因為有專門的回收公司會來定期回收。回收公司也從來不為回收產品的去向發愁,因為會有專業公司來處理。專業公司更不為自己「變廢為寶」產品的銷路發愁,因為物美價廉的產品從來不乏買主。加拿大安大略還有一個成立於1994年的非盈利性非政府組織———安大略省環境技術中心,其作用是促進成熟的環保技術市場化。目前處理泔水油新技術層出不窮,但如何檢驗這些技術以及在通過檢驗後如何快速市場化,需要政府或者中介機構從中運作的,該中心就承擔了這樣的作用。
「棄油」無處遁形
記者調研發現,美日德等已開發國家比較有效地處置「地溝油」,主要採用「堵」「疏」兩種手段。一方面,健全法律法規,理順各個環節運行分配機制,然後嚴格執法,嚴懲違規者,讓其「付出付不起的代價」;另一方面,政府部門率先垂範使用由「地溝油」製成的生物燃料,同時加大對回收企業的扶持力度。
在「地溝油」回收、加工、制售等各環節,美英德等國均通過法律法規的形式予以明確,強制餐飲企業與具備經營許可資質的回收企業簽訂合同,在源頭上防止「地溝油」流入不法小商小販手中。美國洛杉磯阿凱迪亞市的「稻香」中餐館負責人伊萊恩·趙告訴記者,一家餐館在獲得政府頒發的餐館營業執照前,需首先設計好食用油流動「路線圖」的「出口」,主要包括與廢油回收公司簽訂合同和有符合標準的廢油存儲設備兩項。
嚴厲的處罰是國外餐飲企業隨時面臨的一把利劍。在巴黎近郊經營一家餐廳的米勒告訴記者,根據法律,餐廳不能把用過的餐廚廢油直接倒入下水管道,或當普通垃圾扔掉。如果因為處置廢油不當造成下水道堵塞等,餐廳會被處以高額罰款甚至被勒令停業,對於多次違規的餐廳,還將追究經營者的刑事責任。
在美國,政府相關部門會不定期突擊檢查,一旦發現廢油隨污水排出,或下水道積累的殘油超過一定限度,甚至廚房水槽有油污,廢油收集桶外表面不乾淨,會對餐館給予高額罰款、衛生降級甚至停業整頓等懲罰。一名從業者表示,「一旦發生停業整頓這種事,即便隨後能重新開業,也不會有好口碑,顧客會大量流失」。
為讓「地溝油」製成的再生能源順利進入市場,國外不少政府還對加工企業進行扶持。據日本關西小城市政府環境課尾原課長介紹,廢油回收公司以1.5日元/升的價格從餐飲企業回收廢油提煉成生物柴油,日本政府則以88日元/升的高價進行收購。美國則通過減征營業稅來扶持市場,其標準是:以農產品生產的生物柴油為每加侖一美元,以其他原料如回收的廢油生產的生物柴油為每加侖0.5美元。
「難題」如何不難
中國報告大廳、宇博智業市場研究員表示,一些已開發國家在處理「地溝油」方面的經驗做法,對我具有一定借鑑意義。
一是整合部門職能,提高餐飲業門檻。目前我國對地溝油的回收、運輸、加工、銷售等處置環節涉及食藥監、城管、工商、衛生、環境、交通等多個部門,由於職能交叉、各自為政,執法力量較為分散。廣州城市管理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陳偉峰建議:首先,國家宜針對廢棄食用油脂專門立法,明確各部門監管職責;其次,強制餐飲企業必須與專業公司簽訂回收合同,防止地溝油流入小作坊從中牟利;此外,將是否具備處理廢棄食用油脂能力作為餐飲企業接受衛生、環保、工商等部門年檢時的審批指標,不達標者一概不予放行。
二是加大處罰力度,對從業者構成威懾力。我國《食品安全法》對危害食品安全行為的經濟處罰為貨值金額的五到10倍,力度較輕。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厲曙光表示,國外動輒「傾家蕩產」的做法值得借鑑,只有讓違規者付出高昂代價,才能徹底剝奪再次犯罪的資本。也有專家建議,宜將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等罪名,從原定的納入「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改為納入「危害公共安全罪」。
三是創新社會管理,發動社會力量監督。為緩解政府部門監管力量不足,可通過重獎舉報人員等辦法鼓勵公民成為監督員,獎金則從高額罰款中按一定比例支付。此外,報紙、電視、網絡等輿論監督力量可以持續跟進,對餐飲業進行曝光,培養民眾的「敏感」度。
四是政府加大補貼,為企業提供穩定市場。在實踐中,我國正規廢油加工企業生產的生物燃油價格偏高,缺乏市場競爭力,不少企業經營不景氣,這反過來導致正規企業從餐館收購廢油和泔水價格偏低。在利益面前,一些餐飲企業鋌而走險,高價賣給不法小作坊。對此,有關部門一方面可加大科研投入,幫助企業攻克技術難題,提升轉化效率形成規模;另一方面可制定政策,規定政府部門車輛、環衛車輛等優先使用由食用廢油轉成的生物燃油,為企業提供穩定市場。
更多地溝油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地溝油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