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點故事:
「種地不交稅還補貼,良種、肥料送到家。可惜地太少了,要不,俺還多種些。」談起今年的農作物良種補貼項目,五蓮縣許孟鎮一村村民鄭金祥說:「俺家裡種了2畝地,上級推廣了小麥、玉米良種補貼,種子質量好、有補貼,送到家。過去,好年份收成每畝也就是800斤左右。今年小麥、玉米畝產都達到了1100多斤。」
實事點擊:
為加快良種更新換代步伐,提高小麥單產和品質、增加總產,確保糧食安全,2008年全市組織實施了市級農作物良種補貼項目,並作為市政府12項為民辦實事項目的第一項。該項目市級財政補貼資金100萬元,區縣財政配套50萬元,補貼面積10萬畝(小麥5.8萬畝,玉米3.1萬畝,水稻1.1萬畝)。
為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市委、市政府領導對項目實施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全市先後下發了《日照市2008年農作物良種補貼實施意見》、《公布日照市2008年農作物良種補貼項目區玉米、水稻補貼品種的通知》、《日照市農作物良種補貼項目區夏玉米、水稻生產技術意見》,市農業局、市財政局聯合召開了全市農作物良種補貼工作會議,對良種補貼項目工作進行全面安排部署。
各區縣、鄉鎮層層抓好落實,補貼任務全部落實到村、到戶、到地塊,各級農業部門組織農技人員深入項目區內搞好技術培訓指導,提高農民的科學種田水平。全市確定玉米主推品種為:農大108、鄭單958、魯單981;水稻主推品種為:聖稻14、臨稻11、臨稻12;小麥主推品種為:菸農19、良星99、濟麥21、山農15、菸農24、濟麥22等。共供應玉米良種7.75萬公斤、水稻良種3.6萬公斤、小麥良種43.5萬公斤。通過項目實施,項目區內良種覆蓋率、統一供種率、技術到位率達100%。
9月11日,市農業局下發了《關於認真做好市級農作物良種補貼項目測產驗收和總結工作的通知》,各區縣組織技術人員,對水稻、玉米生產田進行了技術考察,認真搞好項目區內的水稻、玉米測產驗收工作。同時,對項目區外同類立地條件的相同作物進行測產,搞好有關數字對照。據農業部門組織專家測產,項目區內的玉米、水稻平均單產分別為504公斤、564公斤,比非項目區的分別增產13.6%和10.8%。在項目區均衡增產的同時,湧現出一批高產高效典型:莒縣城陽鎮馬家屯村3.3畝玉米平均畝產846.3公斤,城陽鎮鄒家莊子村8.8畝玉米平均畝產765公斤,東港區日照街道大村1.1畝玉米平均畝產627公斤;莒縣招賢鎮小羅莊村水稻平均畝產660公斤,東港區濤雒鎮西石良村1.3畝水稻平均畝產658.2公斤。市級農作物良種補貼項目的實施,不僅使項目區內作物單產提高、總產增加,而且對非項目區糧食增產起到了很好的示範帶動作用。
秋種期間,5.8萬畝市級農作物小麥良種補貼項目被列入小麥區域化種植高產示範方,市農業局實行了領導班子成員包區縣責任制,分組帶領農技人員對涉及的鄉鎮(街道)巡迴進行培訓指導,實行「統一供種、統一耕播、統一配肥、統一收穫、分戶管理」模式,推廣精播半精播、良種良法配套、測土配方施肥、保護性機械化耕作、病蟲害綜合防治等關鍵技術,擴大了技術覆蓋面,為明年夏糧豐產豐收打下了良好基礎。
更多農作物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農作物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