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加大對晶片產業的扶持,並出台相關的政策進行支持,多家家電巨頭嘗試探索晶片領域。不過在這僅20年的時間裡,能夠真正堅持下來,並將這一產業的規模做大的家電企業並不多。
隨著智能家電的興起,家電市場對晶片的需求大幅增加。家電產品在晶片的記憶功能和儲存功能上,比PC和手機相對要求要少,但這並不意味著應用在家電上的晶片就是低端的,技術就不複雜,企業進入這一領域門檻就會低。晶片需要巨大的資金、技術和人才的投入。在這一領域沒有積累的家電廠商不能貿然進入。
21日,康佳集團在38周年慶暨轉型升級戰略發布會上,宣布成立半導體科技事業部,意味著這一家電巨頭正式進軍半導體產業。
2018-2023年中國IC晶片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指出,發展半導體不僅是響應國家戰略,也是因康佳本身對元器件有巨量的需求。據介紹,康佳2017年採購半導體的金額超過10億美元,預計2018年將達到100億元,年增長逾30%。康佳未來將重點發力存儲晶片、物聯網晶片等領域,目標是成為國內前十大半導體公司。
在家電產業,晶片的應用無處不在。除了通用的電源管理類晶片(比如AC/DC)、穩壓電路等外,白電及小家電的核心是MCU(微控制單元)和電機驅動晶片,黑電的核心是MCU和音視頻編解碼SoC晶片。此外,部分家電產品還會用到各類屏驅動晶片、WIFI晶片等。
除最新「表態」的康佳外,不久前,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也表示,哪怕投資500億,格力也要把晶片研究成功。格力電器此前的「不分紅」曾令市場譁然,在對深交所關注函的回覆中,格力電器表示,不分紅因公司需做好相應的資金儲備,留存資金將用於集成電路等新產業的技術研發和市場推廣。
更多的家電巨頭早已踏上「芯」征程。TCL、長虹等均持續加大在核心晶片等領域的布局,如TCL投資晶片公司,引入紫光做戰略投資者,還成立了併購基金。
其實,這是家電界第二次大規模進軍晶片領域了。1999年,國家加大對晶片產業的扶持,之後,在《鼓勵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18號文)引導下,多家家電巨頭嘗試向晶片領域延伸,如海爾於2000年在北京、上海成立了兩家集成電路公司。
目前,在全消費電子領域,晶片占據著重要地位。在家電產業,晶片的應用無處不在。
張劍鋒認為,「原來的家電多是機械式的,記憶功能較弱,智能產品出現後家電企業對晶片的需求越來越多。同時,眾多家電廠商不願意在核心技術上受制於人,這也是眾多巨頭願意進入晶片領域的重要原因。」
不過,目前,家電業全體進行新的轉型,很多企業都很迷茫。一個新的領域出現,很容易讓很多家電企業蠢蠢欲動。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下,家電企業再次進入晶片領域,挑戰或大於機遇。
「家電企業或不排除會與專業化的晶片製造和研究企業展開合作,通過參股、合資等方式進入這一領域。這種操作思路,既不會很激進,也會較為穩妥。」張劍鋒如是說。
更多晶片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晶片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