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城市聚集了相對較多的流動人口下,我國租房需求周期被拉長,活躍的品牌超80個,分布的城市數量達到44個,長租公寓供給量達375252套,以下是長租公寓行業現狀分析。
2010-2016年,中國流動人口規模均超過2.2億人,其中2014年高達2.53億人;另一方面,中國人的居住觀念有所改變,白領人群中有43.0%能夠接受一輩子租房。長租公寓行業分析認為,大規模的人口流動與中國人居住觀念的改變對長租公寓市場的發展起推動作用。
2017年7月,住建部、發改委等九部委聯合印發《關於在人口淨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通知》,長租公寓行業現狀分析指出,提出了培育機構化、規模化住房租賃企業,建設政府住房租賃交易服務平台,增加租賃住房有效供應,創新住房租賃管理和服務體制四項具體措施。
截至2018年年底,我國市場上活躍的公寓品牌超過80個,分布的城市達44個,涉及1223座集中式公寓和13.52萬套分散式公寓。從每億元GDP對應的租賃式公寓數量看,部分處於經濟高速發展期的一線價值型城市、流量樞紐型城市的租賃式公寓市場還有較大發展空間。
另外,在第三產業越聚集的地區,特別是高端服務業發達地區對租賃式公寓需求越大,租金承受能力越強。數據顯示,國家中心型城市熱點就業區域的平均坪效均超過6元/平方米/天,其中,北京中關村產業園以7.37元/平方米/天的坪效居全國熱點就業區域首位。而在流量樞紐型城市,平均坪效很難突破3.5元/平方米/天。
目前,我國涉足長租公寓的企業數量已逾千家,擁有的房屋數量約200萬間。從長租公寓行業現狀分析來看,主要集中於一線城市。具體來看,上海、北京、廣東的占比分別為28.57%、27.14%、12.14%。
我國長租公寓大多數也以「n+1」為盈利模式,通過改造客廳、廚房等獲取溢價空間。而與部分城市合法化不同,北京市住建委明確表示,長租公寓「n+1」改造系違規。此前,如北京蛋殼公寓多套公寓屋內隔斷「n+1」,隔斷牆遭到了政府相關部門強制拆除。
政府部門表示,在加大監管力度下,也是透露出一個新的行業變化訊號,即不規範的發展模式正在接受監管約束,包括自如、蛋殼等各大租賃平台需要遵循新的行業標準,低成本、盲目擴張隱患無窮,運營能力成為考驗長租公寓盈利的唯一出路。
長租公寓行業的投資回報較為穩定,一線城市的出租率較高,深圳為例,2018年深圳平均住房租賃價格雖較2017年下降了3%,但仍達68元每平米。運營成功的長租公寓空置率基本低於10%。
流動人口及租房需求持續增大;高端品牌市場占有比例底,有較大的機會空間,以上便是長租公寓行業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長租公寓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長租公寓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