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開展得如火如荼,5G也在我國市場中存在統一的監管政策框架,2019年基站天線的市場規模到達109億元,相關專利申請量為10637個,以下是5G基站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
我國經濟發展速度處於全球前列,國內生產總值成為了全球第二大國家。國家整體經濟規模的快速擴大,說明城鄉居民的儲蓄和可支配收入均有增加。而同時,隨著國家經濟規模的增加,國家的稅收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政府在教育、醫療、公共服務等各個方面增大了支出。5G基站行業分析指出,隨著5G的全面發展,我國在5G基站建設的投資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從2019年開始5G基站建設的投資將呈現高速增長。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向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截至2019年11月中旬,全國已開通5G基站11.3萬站,預計三大運營商2019年將開通5G基站13萬站。5G基站行業政策及環境指出,2019年11月1日,三大運營商正式推出5G商用服務,覆蓋50多個城市,中國移動計劃2020年將網絡覆蓋範圍擴大到所有地級市,2020年將發展7000萬5G用戶。為加快5G建設,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已明確將推動5G共建共享。
同時,為支持5G基站行業的發展,國家及相關企業都採取了一定的措施。2019年4月25日,廣東移動聯合近百家5G產業鏈合作夥伴成立5G產業聯盟,2020年在全省實現5G網絡覆蓋,其中2019年規劃5G基站建設1萬個;2019年9月15日,山西省政府印發加快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和政策,提出到2022年,山建成5G基站3萬個。
具體來看,全國5G政策類型大致可分為四個方向:一是對5G相關基地建設部署進行支持,以此推進5G網絡建設進度;二是對5G技術應用場景進行培育,即促進5G產業與各產業融合發展、協同進步;三是加大5G技術研發力度,即加強研發技術,對研發工程進行一定的補貼;四是構建5G安全保障體系,加強安全保障措施,構建良好的產業生態環境。
目前,我國5G基站按照單載波發射頻率的不同一般可分為分為宏基站、微基站、皮基站、飛基站四種。5G基站行業政策及環境指出,宏基站一般指有專用機架的信息塔,可以提供大容量的數據傳輸,需要配套機房,可靠性較好,主要用於室外覆蓋;微基站則主要用於室內或機場高鐵等候區域、商業場所和社區家庭等場景。
預計,2020/2021年5G基站建設規模將迎來大爆發。5G產業標準按部就班推進,網絡建設進展快於預期。2019年6月底第一期基站集采招標基本完成,全部採用NSA組網模式,招標量滿足2019年完成建成約15萬5G基站的目標。在政策和運營商競爭的多方推動下,第二輪集采預計於2019年12月左右啟動,判斷招標規模在80萬站左右,都支持SA獨立組網模式,全部在2020年完成建設,以上便是5G基站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5G基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5G基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