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至今已有將近似400年的歷史。股票是社會化大生產的產物。A股不僅為國人提供了重要的投資渠道,也為推動中國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以下是A股發展趨勢分析。
A股發展趨勢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國大多數商品的價格已經放開,計劃直接管理的領域顯著縮小,市場對經濟活動調節的作用大大增強。1992年,黨的十四大在黨的歷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模式。伴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資本市場也開始了非凡歷程。從今年6月加入MSCI之後,我國股市即開啟了真正的慢牛行情,未來市場格局必將迎來了一次大的洗牌和變革。
1、經濟L型增長為A股穩定奠定基石
經過30年的超高速增長,體量巨大的中國經濟增速下行在所難免,但是維持中高速L型增長格局,仍是市場共識。今年前三季度,中國GDP增速仍然穩定在6.9%,這個數字在全球範圍來講,還是非常靚麗的。宏觀經濟企穩的環境下,企業利潤增速也在逐步回升。今年前10月,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實現23.3%的增長,國有企業利潤增長48% ,為上市公司業績提供了重要保障,也為股票市場特別是藍籌股的穩定奠定了基石。
2、中國資本市場國際化,為A股帶來穩定的外部資金增量
中國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正在大面積推進,從已經實施的QFII、深港通、滬港通和債券通,到即將實施的MSCI進入中國,A股市場獲得的外部資金增量是非常確定和可觀的。國際資金的流入,對A股市場的投資風格和行情走向影響很大,整體市場的穩定和藍籌股的慢牛值得期待。
3、中國資本市場是再生力量融資和投資的渠道
證券市場作為中國再生力量融資和投資的渠道,其能否引領企業投資更加穩健務實成為是否成就中國經濟可持續性發展的關鍵。就目前中國股市而言,國內主流觀點認為現階段針對A股市場來看仍處於盤底的過程,雖然不確定性較強,但是按照中國強勁的成長力和可持續性發展的期望,未來中國在內生消費和資本市場依舊有較大的發展空間,遙望未來,上海終究要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的金融制高點,而且目前所處環境恰是中國投資發展方向轉型期,隨著中國金融體制的完善和監管制度的確立,相信中國股市未來前景一片光明。
4、外資機構對A股態度發生了重大變化
外資機構對中國股市和中國資產的態度,近年來有了一個180度的大轉變。為什麼之前外資機構對中國有很多唱空的情況呢?第一是他們不了解,第二是他們沒有希望客戶來買中國資產的衝動。既然沒有意願,所以很多機構選擇了唱空,甚至有一些是惡意的唱空。看空中國的30年,也使外資機構錯過了中國投資市場30年的黃金時代。這種情況使反思的聲音開始在國外投資圈逐漸逐漸強大起來,輿論上慢慢形成一股合力,從一個看空的氛圍,逐漸轉為一個看好的氛圍。在這種氛圍下,外資機構對A股資產的需求,也與日俱增。
5、A股市場機構化有望推動藍籌股慢牛行情
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和投資者的逐漸成熟,A股市場原來散戶占比90%的情況,會變成機構占比逐漸增多的過程。與小資金的散戶不同,機構資金量大、對投資穩定性要求較高,因此對大市值的優質藍籌股有天然的偏愛。可以預期的是,在機構主導的市場,藍籌股的慢牛行情或許才剛剛開始。
綜上所述,未來A股逐步對方開放,外資是只買低估值的藍籌股的。伴隨著國內經濟的企穩上漲,管理層暫時中止了新股的密集上市融資計劃,一再寬鬆的QFII投資環境向海外市場打開,成交量的嚴重萎縮也顯示了後期放量變盤在即。相信很快就將迎來大家期待的牛市行情。以上是A股發展趨勢分析。
更多A股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A股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