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電從最初體積龐大、圖像模糊的實驗室樣品,發展成為一個走進千家萬戶、最主要的家用電器產品,2019年我國彩電市場零售量規模為1041萬台,平均銷售量上升至13%,以下是彩電行業投資分析。
我國近幾年彩電市場規模表現差強人意,但產品結構升級仍是彩電消費的主旋律。彩電行業分析認為,2020年彩電市場的消費環境正在改變,社會階層從新興中產到上層中產和精英階層轉變;消費主體從60/70後到80/90/00後轉變;消費地域從一二線城市到三線及以下城市轉變;購物場景從線下到線上到全渠道融合轉變。
根據彩電行業投資分析數據,2019年我國彩電市場零售量規模為1041萬台,同比上升12.9%;銷售面積為689萬平方米,同比上升7.3%。從全球情況來看,面板和整機出貨理想,2019年全球面板出貨量191M,同比上升0.9%;全球整機出貨量152M,同比上升3.6%。
彩電線下銷量回升明顯。第22周(05.28-06.03),由於「618」促銷季開啟的影響,彩電線上銷量增長迅速,但也擠壓了線下需求。這種情況在第23周(06.04-06.10)有所改變,當周彩電線下零售額增速大幅回升,且快於零售量增速,原因在於當周彩電線下均價升至4281元,較上周上升近20%。
龍頭海信、TCL表現出色。線上市場小米銷量同比+234%,但銷售額同比增速僅為74.2%,以小米為代表的網際網路電視品牌線上銷售仍然以低價的中小尺寸電視為主。而在線下市場,海信、TCL銷售額同比增速都超過了100%,表現出了較強的競爭力。
由於種種價格優勢已遠遠無法彌補我國彩電業核心技術不足的致命弱點,因此一些彩電企業開始走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的道路,行業竟爭逐步向中高端市場轉移。彩電行業投資分析指出,彩電業的現狀也迫使彩電巨頭們紛紛瞄準新產業,相當一批公司正以多元化的經營方式實現自身產業結構的轉型。
在眾多的家電行業上市公司公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經營業績中,彩電企業依然是相對較好的。以海信、廈華為代表的彩電新勢力逐漸開始稱雄市場,而TCL、康佳等彩電老巨頭的業績增長勢頭相比就弱了許多。海信業績同比大幅增長100%以上,這得益于海信全力推進等離子、液晶彩電銷售的經營策略。廈華電子也顯示其主營業務同比增長了75%以上。
2020年,我國彩電企業打破僵局的新方向依舊是立足技術,回歸品質。在畫質、智能、產業鏈、平台化布局方面不斷深拓。面對這種局面,我國彩電業也可以從其他方面改變現狀。一是從面板材質上進行更新換代。另外一個就是在人工智慧的軟體系統上進行升級。但無論哪個方向,用戶都需要一個逐步接受的過程,可見前途並非一帆風順,以上便是彩電行業投資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彩電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彩電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