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籽油是我國主要食用油之一, 主產於長江流域及西南、西北等地,產量居世界首位。近十年來,我國油菜籽的種植面積一直在減少。下面進行菜籽油行業前景分析。
《2020-2025年中國濃香菜籽油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表示,菜籽油的供應端來源十分廣泛,既有當季的國產菜籽油,又有國家的儲備菜油,於此同時還有進口的菜籽油和進口的菜籽。所以供應端原料充足,不存在供應短缺的問題,因此菜籽油完全可以滿足國內的市場需求。
菜籽油的脂肪酸結構是人體消化吸收最好的,人體對菜籽油的吸收率可達到99%。菜籽油的油酸含量僅次於橄欖油和茶籽油,橄欖油和茶籽油使普通消費者望而卻步,而菜籽油卻是性價比之王。菜籽油屬於風味油種,特別是小榨濃香工藝的的菜籽油,香味獨特。
2018年我國油菜籽的種植面積為6550.6千公頃,較2017年較少2.4千公頃,油菜籽產量為1328.12萬噸,比2017年多0.71萬噸。2018年菜籽油的產量為464.8萬噸,銷售收入達到442.8億元,產值為450.6億元。
進出口方面, 2018年我國菜籽油進口數量為129.59萬噸,進口數量同比增長71.2%;進口金額為10.83億美元,進口金額同比增長72.2%,進口均價為836.06美元/噸,進口均價同比增長0.60%。
從全球菜子油消費市場分布格局來看,中國、歐盟、美國、加拿大等國是全球菜子油市場的主要消費國,其中歐盟地區占比最大為33%,中國不僅是全球最大的菜子油生產國,也是目前全球菜子油市場最大的消費國,占比28%,加拿大占比5%。
目前,中國油菜籽和菜籽油進口來源地單一化格局十分明顯,進口過度集中於加拿大,不利於保障進口的穩定性,也會削弱中國與加拿大油菜籽和菜籽油貿易談判的話語權。
為了保證國家油料作物供給穩定,應積極推進油菜進口"多元化"發展戰略,增加油菜籽進口來源渠道,能夠有效降低進口國單一帶來的貿易風險。建議未來應將俄羅斯及蒙古的菜籽油作為開拓海外油料作物產品來源的重點,制定發展規劃,支持企業建立穩定可靠的進口保障體系。以上便是菜籽油行業前景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菜籽油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菜籽油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