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茶產業發展迅速,在浙江、安徽、福建、雲南等省的茶葉產區已經成為支柱產業和富民產業。據國際茶葉委員會統計,2012年我國茶產量191.5萬噸,同比上升17.99%,位居全球第一;茶葉出口31.35萬噸,位居世界第二,同比下降 2.82%,金額達10.42億美元,同比上升11.11%,出口金額再創歷史新高。現對茶行業現狀分析如下:
打造民族茶品牌
中國茶業要加大名茶轉化為名牌的工作力度,關鍵是增強智慧財產權意識和品牌意識,儘快形成中國茶業的名茶、名鄉、名牌完整的品牌系列。要改變傳統的發展思路,從而走向現代化的發展模式。茶葉種類由單一走向多樣化。在茶文化熱、有機茶熱、保健茶熱、名優茶興起等多重因素下,茶葉的傳統區域性消費習慣正在走向分解,取而代之的是更為現代的、多元化的茶葉消費趨勢。
未來我國茶產業的增長潛力巨大。因為國內外市場需求穩定增長。茶是世界三大飲料之一,而中國是世界茶產量第一大國、茶出口第二大國。從國內來看,喝茶已成為多數中國人的一種生活習慣,茶已成為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健康飲品和精神飲品,而且,隨著人們健康消費觀念的普及,茶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喜愛和追求。從國際需求來看,中國茶出口一直保持穩定增長態勢。
另外中國茶產業已得到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與扶持,也得到投資者的關注,茶產業開始走向規模化、現代化、正規化,未來增長潛力很大。浙江、江蘇、福建等產茶地區已經把茶產業作為重要的扶持產業,茶產業基地蓬勃興起。製造茶的工藝技術開始從手工化向機械化、自動化、現代化過渡,製造企業也加強了茶品牌的建設。
從「小國」走向「大國」
中國是茶葉的故鄉,但現在還不是「飲茶大國」,還有很多國人不經常飲茶。儘管在過去的20年時間裡,我國人均茶葉消費量增加了近3倍,但現在,我國人均年茶葉消費量僅為0.4千克,還不到世界人均0.5千克的消費水平。這也說明,我國的茶葉消費市場蘊涵著無限商機。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把茶產業稱為21世紀最有發展前途產業的原因之一我國目前有淨飲茶人口2.6億,他們的年人均消費量為1.54千克,如果每人每天沏茶增至3杯,那麼年人均消費量將達到3.28千克。國內飲茶人口每增加1%,消費量即可增加4萬噸;如果飲茶人口達到50%的話,茶葉消費量將達到200萬噸。拋開國際市場不算,光國內的茶葉消費也將形成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
茶產業作為農業中的重要產業,其增長應該是良性的,而不是簡單的種植面積和產量的增加。只有讓深加工和服務業成為產業增長的主流,才能真正解決中國茶葉的「賣難」問題,才能擴大內需,促進產業真正增長。
更多茶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茶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