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文化報告 >> 出版 >> 2025年出版精選報告報告

精選報告

2023年出版市場打開增長天花板 我國出版行業政策不夠完善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中國出版行業發展突飛猛進,出版市場格局正在逐步形成。當下,出版產業進一步推動社會前進,歸根結底在於出版物積累了人類的科學技術知識和先進的思想,並且加以擴大傳播。

  2023年出版市場打開增長天花板

  出版或稱發表,是指將作品通過任何方式公之於眾的一種行為。在大多數國家,作品一經完成,不論是否出版,即享有著作權。作品獲得國際標準書號並經過一定資質的出版機構印刷成書籍稱為出版物;出版物內容以數碼形式呈現的稱之為電子出版物或叫做電子書。以出版為主的生產或者產業領域稱為出版業。擁有大量複製或同等規模的傳播力的公開發表都統稱之為出版。

  2022-2027年中國出版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指出,2019年出版行業的營業收入為1101.07億元,同比增長1.91%;出版行業的歸母淨利潤為124.02億元,同比增長1.66%。2020年Q1,出版行業的營業收入為184.06億元,同比下降19.12%;歸母淨利潤為18.31億元,同比下降36.09%,營收和淨利潤均出現明顯下滑是因為今年一季度新冠疫情爆發,導致學校開學、實體書店客流、線下物流和營銷工作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2023年出版市場打開增長天花板 我國出版行業政策不夠完善

  文化數位化帶動了文化產業的基建投資,同時為中國經典文化打開了在數字內容、文旅、衍生品的商業空間。業內人士認為,當前在文化數位化戰略驅動下,出版行業迎來歷史性轉型機遇。出版公司有望依託自身資金優勢和內容儲備,開展IP運營等數位化創新業務,打開增長天花板。

  出版是人類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出版物凝結著人類的思想和智慧,集聚了科學技術的發明創造和社會實踐活動的經驗與成果,反映了社會生活的各個側面。出版的歷史是人類文明的歷史。出版業的發展對社會的進步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我國出版行業政策不夠完善

  近日,我國出版行業暴雷不斷。先是人教版應用了多年的小學數學教材被指出存在故意醜化中國人、存在明顯性暗示、存在大量美國元素等問題,又在5月29日曝出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輔書中將侵華日軍背老人的虛假宣傳照片描述為「雷鋒做好事時付出的艱辛」,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不斷增長的新書定價也為消費者帶來了「看不起書」的擔憂,由於我國出版行業的法律制度不夠完善,在圖書的定價與折扣的規範性方面還無法與西方國家相比。儘管在2021年12月28日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的《出版業十四五時期發展規劃》中提出了要加強出版物價格監督管理,推動圖書價格立法,有效制止網上網下出版物銷售惡性『價格戰』,營造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但迄今為止,尚未有明確的圖書價格立法的消息。

  我國出版行業的規範監管體系不夠完善,收入分配不均等問題均是造成目前出版行業頻繁暴雷的原因。從長遠來看,需要加快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與落實,加強監管,才能從根本上遏制出版行業「亂象叢生」的現狀。

  出版行業發展較為平穩,出版企業營收壓力加劇。時下,人們一經掌握科學技術知識和進步思想,就能使生產力得到提高,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特別是對於圖書出版這種內容主導行業而言,大眾圖書出版圖書對策劃出版企業的綜合實力有很大的要求,要能夠在優質作者資源、版權資源之間斡旋,還要能夠對市場需求有較好的把握。

出版行業現狀

  2019年第三季度報告,25家出版、發行、新媒體上市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銷售收入平均增長3.7%。我國新聞出版產業保持較快增長,產業規模繼續擴大。以下對出版行業現狀分析。

  從實體書店渠道來看,教輔出版業占比最高,達到30.25%;其次是社科類,出版業占比為20.96%;排名第三是少兒,出版業占比19.24%。出版行業分析指出,由於少兒和社科圖書線上出版業占比顯著高於線下的,其主要銷售渠道都在線上,而教輔圖書主要由中小學生購買,依賴線下渠道。

  2019年上半年中國圖書實體渠道出版業占比情況

出版行業現狀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書籍對於我們的重要作用致使我們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圖書出版行業。我國數字出版行業發展迅速,但是在快速的發展中存在著許多問題,例如行業根基淺、盜版衝擊等。現從四大方面來分析出版行業現狀。

  出版行業現狀分析,無論從出版機構的數量還是從業人員的素質都在提高,並且還湧現出一批實力強,經營管理水平高的出版集團;從圖書和新出版圖書的種類,總量來看,每年都有增長的趨勢。圖書出版業整體實力不斷增強,從圖書出版的銷售額、利潤額來看.銷售額與利潤額均有大幅增長;從圖書出版產業的生產構成看,對應圖書產品的三大功能, 即娛樂(文化)、知識和信息,產生了大眾圖書市場、教育圖書市場和專業圖書市場。 進入21世紀,中國圖書市場較清晰地呈現出這三個市場的基本劃分;從產品結構和質量看,圖書類型中,彩色印刷品的增長幅度驚人,圖文書和畫冊的比例也大幅上升。從這些可以看出我國圖書產品結構和質量均有了很大改善和提高。

  技術裝備,載體形式和管理水平三個方面高新技術影響著中國圖書出版產業的發展。出版行業現狀分析,高科技的技術裝備大大節省了出版的人力與時間。數字印刷在按需出版方面的優勢也開始影響到圖書出版形式,一些傳統出版社開始購人數字印刷設備,嘗試按需出版業務。 在管理方面.出版社管理、編輯和發行工作被廣泛應用於計算機。出版機構內部管理系統(包括圖書出版、銷售、財務管理、人事管理等多個子系統),已使出版機構實現辦公自動化。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大部分出版企業建立起自己的網站,開展了網上售書等多種業務。一部分圖書發行集團已建立起自己的圖書銷售信息系統,為出版社及時了解市場需求及制定圖書重印數決策提供了依據。

  黨的十六大提出「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把深化改革同調整結構和促進發展結合起來,理順政府與文化企事業單位的關係,深化文化企事業內部改革。」;黨的十七大提 出「要繼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促進各項文化事業產業化發展」。出版行業現狀分析,這些不斷推動著我國圖書出版產業的改革,中國圖書出版產業在調整內部出書結構、加強管理、深化競爭、改進營銷手段等方面均有了長足的發展,市場化色彩愈來愈濃。這些都對我國圖書出版事業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出版行業現狀分析,一些出版社如外研社、世圖出版公司、中信出版社等,培養並擁有了一支具備綜合素質的出版人才,他們熟悉國際慣例,了解世界圖書出版市場,掌握圖書全球運作規律,具有跨國營銷經驗,精通外語、管理、會計,從而使這些出版社走在了圖書市場化、品牌化和創新化的前列。從從業人員的素質就可以看出,我國的出版行業正在向世界水平靠攏。並且已經具備了進軍世界先進行列的前提條件。

  出版行業現狀從整體行業來講,出版物銷售要實現持續增長,要強化三個融合:一是供應機構的融合,即書店與圖書館深度協作、融合,打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供應鏈;二是銷售方式的融合,即賣場銷售和網絡銷售的融合,線上線下互補,O2O模式互動;三是傳播手段的融合,即傳統營銷傳播和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營銷傳播融合,微博、微信、APP互動,立體傳播分享。

2018年半年報出版行業上市公司財務解讀

一、營業收入分析

宇博智業產業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2018年 上半年出版行業披露財報的23家主要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531.18億元,其中:中文傳媒實現營業收入60.0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0.27%,行業占比11.31%;鳳凰傳媒實現營業收入53.76億元,同比增長0.86%,行業占比10.12%;長江傳媒實現營業收入52.35億元,同比增長15.3%,行業占比9.86%;山東出版實現營業收入44億元,同比增長11.08%,行業占比8.29%;皖新傳媒實現營業收入44億元,同比增長15.59%,行業占比8.24%。

圖1:2018年上半年出版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及增長情況 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報告網數據中心

圖2:2018年上半年出版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占比

數據來源:報告網數據中心

二、營業成本分析

宇博智業產業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2018年 上半年出版行業披露財報的23家主要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業成本368.66億元,其中:長江傳媒實現營業成本43.2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28%,行業占比11.74%;中文傳媒實現營業成本37.89億元,同比增長4.63%,行業占比10.28%;皖新傳媒實現營業成本35.24億元,同比增長17.35%,行業占比9.56%;鳳凰傳媒實現營業成本34億元,同比增長3.18%,行業占比9.1%;中原傳媒實現營業成本29億元,同比增長7.89%,行業占比7.9%。

圖3:2018年上半年出版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營業成本及增長情況 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報告網數據中心

圖4:2018年上半年出版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營業成本占比

數據來源:報告網數據中心

三、淨利潤分析

宇博智業產業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2018年 上半年出版行業披露財報的23家主要上市公司共實現淨利潤66.01億元,其中:皖新傳媒實現淨利潤8.8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31%,行業占比13.4%;中文傳媒實現淨利潤8.52億元,同比增長6.88%,行業占比12.9%;鳳凰傳媒實現淨利潤7.96億元,同比下跌0.64%,行業占比12.06%;山東出版實現淨利潤7億元,同比增長10.66%,行業占比11.28%;中南傳媒實現淨利潤7億元,同比下跌25.04%,行業占比10.41%。

圖5:2018年上半年出版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淨利潤及增長情況 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報告網數據中心

圖6:2018年上半年出版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淨利潤占比

數據來源:報告網數據中心

中國出版業市場規模分析

  進入新世紀,中國出版業進入集團化發展和運作的階段,大批出版、發行集團紛紛組建,不少集團還通過股份制改造上市進入資本市場融資發展,出版企業的經濟規模和實力有所增長。以下為中國出版業市場規模分析。

  2011-2015年,我國傳統出版業結構優化,新興出版業態異軍突起。據統計,與2010年相比,2014年全國出版、印刷和發行服務實現營業收入19967億元,增長61.3%;利潤總額1563.7億元,增長45.3%;出版圖書總印數81.9億冊(張),增長14%;出版報紙463.9億份,增長2.6%;出版期刊31億冊,下降3.7%;數字出版實現營業收入3387.7億元,增長222%,在新聞出版營業收入所占比重由2010年的8.5%增加到2014年的17%;38家國家級新聞出版產業基地(園區)集聚效益顯著。

  從地理上看,中國出版資源及相關機構(包括發行集團等)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以及沿海發達地區;另外,由於中國教材教輔出版發行的區域性特徵明顯,一些教育大省的出版發行企業規模也較大(如河北、山東等)。前十個地區產業規模分別占到新聞出版行業營業收入的73.30%、資產總額的71.10%和利潤總額的65.10%。

  從人口結構來看,我國中小學生數量龐大,且保持相對穩定的規模。2013 年、2014 年和 2015 年,我國普通高中、初中和普通小學的在校人數分別為 16,236.5 萬人、16,236.2 萬人和16,378.6 萬人, 中小學在校人數規模基本穩定。2020 年我國中小學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人數要達到1.65 億人。

  通過對中國出版業市場規模分析,2014 年,全國共出版圖書 44.8 萬種,較 2013 年增長 0.9%。其中,新版圖書 25.6 萬種,降低 0.04%;重版、重印圖書 19.3 萬種,增長 2.2%。總印數81.9 億冊(張),降低 1.5%;總印張 704.3 億印張,降低 1.2%;定價總金額1,363.5 億元,增長 5.8%。圖書出版實現營業收入 791.2 億元,增長 2.7%;利潤總額117.1 億元,降低 1.3%。

  2014年,全國新華書店系統、出版社自辦發行單位各類圖書的零售數量為69.86 億冊,零售金額為 777.99 億元,其中,中小學課本及教參28.63 億冊、227.40 億元;教輔讀物 16.34億冊,166.56 億元。我國教輔圖書市場規模至少為 300 億元左右。以上便是中國出版業市場規模分析了。

個性定製報告需求

個性定製

小提示:勾選提交定製
勾選要了解的出版報告定製需求 X
可研報告

出版相關排行

出版精選報告報告欄目為您提供出版精選報告、出版精選報告報告,您可以點擊免費查看具體出版精選報告報告摘要及目錄,感謝您查看中國報告大廳出版精選報告報告欄目。中國報告大廳有著十年的行業分析及市場研究經驗,買報告上報告大廳。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