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量高,市場存欄量
我國的蛋雞養殖量在全球是第一,商品蛋雞的飼養量估計在15億隻左右。在生產性能正常發揮的狀態下,12億商品蛋雞所生產的雞蛋可以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近年來受疾病的影響,產蛋水平參差不齊,雞蛋價格仍不穩定。冬季為雞病高發期,會造成存欄量減少,夏季颱風形成之後,會導致雞蛋的流通不暢,引起蛋價明顯波動。
根據宇博智業研究統計,蛋雞產業從業人員超過1000萬人,包括孵化、雛雞、雞蛋、蛋品加工、淘汰雞在內的蛋雞業年產值突破1500億元。為其服務的飼料、獸藥和疫苗、設備製造業等相關產業跟進快速發展,增加了社會從業人員的就業渠道和就業機會。2009年種雞、蛋雞、雞蛋零售、飼料、獸藥、疫苗相關產業年產值超過了3500億元。
引進種雞居主導地位,禽蛋總產量仍有提升空間
據商務部、農業部的統計資料顯示,我國的蛋種雞育種起步較晚,生產性能相對落後,曾祖代和祖代雞大部分是從國外引進的,從國內祖代雞育種來看,其生產性能與引進外國的品種差距較大。
2009年中國人均每年消費雞蛋約18千克,遠高於9.5千克的世界平均水平,低於歐美國家23千克的平均水平,從中國和已開發國家的差距可以看出,中國的蛋雞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產區逐漸南移
2005年以前,我國蛋雞主產區在河北、山東、河南、四川以及遼寧、江蘇等省份。從雞蛋的消費特點來看,雞蛋消費主要是以鮮蛋為主,北方的雞蛋往南方運,由於運輸時間較長,運輸成本較高,產品保鮮難度加大,再加上地方政府鼓勵群眾脫貧致富,多選擇投資小、一家一戶或幾家聯合可進行的項目,部分地區鼓勵發展蛋雞養殖業,因此蛋雞產區有南移的趨勢。
蛋雞的產業優勢布局基本形成
中國蛋雞業正在走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生態化發展之路。飼養戶減少但規模擴大,商品代雞場正逐漸走向規模化,農村養殖量在1500~5000隻的散養戶在逐漸減少。10萬隻以上的大雞場逐漸增加。
雞蛋市場品牌化現象明顯,安全監管力度不斷加大
雞蛋市場逐漸區域化和品牌化現象明顯,蛋品公司蓬勃發展,進行地區化競爭。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者需要新鮮、衛生、無公害的放心蛋,給品牌蛋帶來了很大的發展前景。蛋品公司與中大雞場簽約生產放心蛋並設置蛋品工廠,使用選洗蛋機,打碼器,包裝機生產清潔蛋進入市場,其產品既安全又可提高附加值。
近年來,中國雞蛋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不斷加強,有關法律法規、管理制度及技術標準不斷完善,雞蛋產品質量安全監控體系進一步健全。獸藥和飼料添加劑管理力度進一步加大。有力地提高了我國雞蛋產品質量的安全水平。
更多蛋雞養殖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蛋雞養殖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