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國新增祖代蛋雛雞55.96萬套,在產祖代蛋種雞存欄63.03萬套,父母代蛋種雞存欄1700萬套,商品代產蛋雞存欄11.70億隻,雞蛋產量約為2100萬噸。以下對蛋雞養殖市場規模分析。
據介紹,300萬蛋雞全產業鏈扶貧所有項目的固定資產總投資約為5億元,項目圍繞300萬隻蛋雞項目規劃建設。產業鏈各環節具體建設內容包括:建設1個12萬噸專業化飼料廠、1個100萬隻規模青年雞場、1個300萬隻蛋雞養殖場、蛋品分級包裝車間及蛋品深加工車間、1個年存欄5000條規模的鱷魚養殖場和1個6萬噸有機肥廠。項目位於東川區銅都街道紫牛村林家渡,面積1570畝。
在未來5年內將以平谷項目為模板,在中國布局和興建20個300萬蛋雞項目,預計存欄可達8000萬隻,成為在中國和亞洲的「蛋王」。
全國蛋雞遺傳改良計劃啟動的時間在各個畜種里相對較早,蛋雞遺傳改良計劃在2012年就已經開始啟動,一期計劃到2020年。這個計劃的核心目標是:打造一批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力的「育(引)繁推一體化」的蛋種雞企業,完善蛋種雞生產技術,規範蛋種雞生產管理,滿足蛋雞產業對優質商品雛雞的需要。目前我國全國產蛋雞存欄約10億隻,年更新量在12億~10億隻左右,國家蛋雞良種擴繁推廣基地推廣雛雞數量發展目標是占全國商品雛雞總量的40%~50%,也就是說國內所有的商品雞基本上有50%來源於國家蛋雞良種擴繁推廣基地。
我國蛋雞養殖從小規模大群體逐漸向規模化方向發展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2013年全國百萬隻蛋雞籠位的企業超過20家,大型企業多採用封閉雞舍疊層高密度籠養,自動化程度高,投資大,養殖水平高。雖然管理成本相對較大,但是品牌化運作好仍然具有較強的競爭力,關鍵是品牌雞蛋的價格不應超過散裝雞蛋價格20%,才能保障在超市的銷量有優勢。一旦品牌雞蛋的價格超出20%以上,在有散裝雞蛋的超市消費者選擇品牌雞蛋的比例不會超過10%。
農村養殖戶向適度規模發展。5千隻以下小規模的養殖戶將逐漸減少,減少的原因是即使養雞賺錢也不如進城打工多,還要承擔傳染病帶來的風險,只有養殖戶每年的盈利是打工收入的2倍以上才有吸引力,而這個吸引力的養殖規模是5千隻以上。5千到1萬隻的規模,如果採用自動加料和自動清糞設備一個家庭不用僱人完全可以承擔相應工作量,適合組建一個家庭農場。適度規模的發展,將減少農村蛋雞養殖的戶數,拉大雞場之間的間距,對於防止傳染病的流行很有幫助,同時規模養殖戶有能力處理好糞污,對建設美麗鄉村意義重大。
2017年蛋雞養殖行業總體形勢分析,大部分商品代蛋雞養殖場/戶利潤全年基本持平或略有盈餘;2017年1~11月份:平均雞蛋價格同比每公斤降低0.77元(降幅10.9%),累計只雞盈利同比減少12.65元;雞蛋價格:起伏跌宕、斷崖式下跌、火箭式上升;商品代蛋雞產能調整到位,產蛋雞存欄、後備雞存欄和累計新增雛雞量同比均降低,累計淘汰產蛋雞同比增加。
2017年總體來講商品代雞苗的總量直線上升,據協會統計,2017年1~11月,銷售雛雞4.96億隻,比去年同比降低11.07%;監測戶統計數據結果:2017年1~11月累計新增雛雞1013.63萬隻,比去年同比減少9.9%;規模場統計數據結果:2017年累計新增雛雞1153.10萬隻,同比減少15.1%。
「2017年後半年產蛋雞存欄量還比較低,要進就快進,包括前幾年的分析情況,現在我覺得春節這個高峰低了,尤其是春節過後,每年的3月份都特別低,所以大家都是利用6月份到12月份做下半年的行情,下半年的行情從10月份到2月份這一階段進雞可能會有比較好的收益,所以我認為2018年1~3月份進雞還是比較好的」。以上對蛋雞養殖市場規模分析。
更多蛋雞養殖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蛋雞養殖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