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設備包括電子計算機以及由電子計算機控制的機器人、數控或程控系統等。我國電子設備行業毛利率一直延續穩定的走勢,利潤總額達到1.3萬億元,年均增速17.3%,以下是電子設備行業分析。
受益於電子產業及其他製造業的建設周期和產業升級,電子設備板塊整體景氣度較高,我國2019年電子設備板塊營業總收入為170.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17.64%,相對於去年營收增速提高14.7個百分點。
截止2019年12月底,我國電子設備行業企業數量增長至至16071家。電子設備行業分析指出,從2013年至2019年,我國電子設備製造企業增加了3402家。其中,虧損企業數量為4351家,虧損總額為544.1億元。
在行業利潤總額方面,2019年我國電子設備行業盈利為4781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1%。回顧過去,我國電子設備行業利潤總額增長速度較為波動,但整個行業保持上漲。2014年電子設備行業利潤總額增長速度為10.4%。但近兩年電子設備行業利潤增長緩慢,2018年是近六年來利潤首次出現同比下降的情況。
在行業盈利能力方面,我國電子設備行業盈利能力持續穩定增長,2018年我國電子設備行業毛利率為12.1%,與2016年相比增長了0.3%;銷售利潤率為5.2%,與上年相比增長了0.3%。2019年電子設備行業毛利率為12.3%,增長0.2個百分點;銷售利潤率為4.4%,下降0.8個百分點。
目前,我國的電子設備行業在經過經濟危機以後逐漸成熟了起來,政府也不斷的出台一些經濟刺激計劃來推動線束產業的發展。電子設備行業分析指出,隨著在經濟危機中一些國外的高端線束產業向中國轉移,我國已經逐漸成為世界線束的製造中心。
2020年年初,「工業 4.0」成為了全球製造業的重要發展趨勢,各國開始著重將現有工業技術、銷售及產品相結合,發展智能工業。我國也開始聚焦智能化工業,並發布了《中國製造2025》行動綱領。行動綱領提出深化網際網路在製造領域的應用,加快開展物聯網技術研發和應用示範,培育智能監測、遠程診斷管理、全產業鏈追溯等工業網際網路新應用。實施工業雲及工業大數據創新應用試點,建設一批高質量的工業雲服務和工業大數據平台,推動軟體與服務、設計與製造資源、關鍵技術與標準的開放共享。
展望2020年,在「工業 4.0」下,我國工業網際網路將通過連接各生產環節,集成、控制、偵測、識別等多種技術,將生產中的供應、製造、銷售等信息數據化、智能化,從而建設更具適應性、實現高效配置資源的智能工廠。我國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將有力助推我國電子製造行業向智能製造的跨越式發展,以上便是電子設備行業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電子設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電子設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