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球航空航天市場規模達8380億美元。我國航空市場的規模增長也不容小覷,截止2018年我國航空市場規模達610億美元,同比去年同期15.86%。以下是航空市場規模分析。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航空運輸行業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國作為全球人口最多、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民航運輸業近年來大部分時間裡一直保持著10%以上的速度增長。航空市場分析,2014年末、2015年末、2016年末,我國民航運輸飛機在冊數分別為2370架、2650架、2950架,年複合增長率為11.57%。
我國力壓英國和德國成為排名第3的國家,航空航天市場估值為610億美元。航空市場規模分析,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國以其極高的雄心、蓬勃發展的MRO需求和全球最大的噴氣客機市場等有利條件,很可能在未來10年超過法國成為第2名。
我國的航空運輸和地面鐵路運輸實際上是互相補充,從航空市場總體來看,過去這些年實際上增速反而在逐年提高。雖然航空公司可能在中國某些短途市場上,由於高鐵進入,縮減了它的航班量和運力。但它可以把這個運力投放到其他更需要航空運輸的,比如說中西部等地,進行更大的發展。所以我國航空市場在高鐵進入之後並沒有受到實質影響,反而增長的速度是更加快。
我國民航機隊規模預計將在未來20年實現翻番。波音預測中國在2038年之前將需要價值1.2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24萬億元)的7690架新飛機。航空市場規模分析,同期中國民用航空服務市場規模將顯著增長並達到1.5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3萬億元),占到全球需求的17%。
目前,我國國內航空市場規模相當於美國國內市場的一半左右。對此,波音預測在未來20年之內,中國國內市場規模將會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範圍內國內市場規模最大的一個國家。具體而言,體現在對新飛機的需求上,波音預測未來20年中國將會需要近7700架新飛機,價值1.2萬億美元。其中,75%的需求將會是單通道飛機。未來,中國依然是全球唯一一個萬億級美元的民用飛機市場。
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國目前已成為全球第二大航空運輸市場,航空客、貨、郵運輸需求均同步增長。根據全球航空協會數據顯示,我國將在2040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民航運輸市場,而歐洲、中東和非洲航空航天工業將占全球的31%。以上便是航空市場規模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航空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航空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