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節馬上來臨,生豬及豬肉價格行情走勢情況備受養殖者關注,據對全國500個集貿市場的定點監測,1月份第2周(採集日為1月11日)活豬、豬肉、仔豬、牛羊肉價格上漲,禽類產品、玉米價格下降,生鮮乳價格持平。
生豬價格。全國活豬平均價格18.21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漲1.2%,與去年同期相比(簡稱同比,下同)上漲3.6%。北京、黑龍江活豬價格下降,上海持平,其餘省份上漲。西南地區活豬平均價格較高,為18.95元/公斤;華南地區較低,為17.21元/公斤。全國豬肉平均價格28.84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漲0.9%,同比上漲4.7%。豬肉價格上漲省份22個,下降8個。西南地區豬肉平均價格較高,為29.83元/公斤;東北地區較低,為27.3元/公斤。全國仔豬平均價格40.68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漲2.1%,同比上漲28%。北京、上海、海南、雲南、青海、寧夏、新疆仔豬價格下降,其餘省份上漲。
生豬養殖市場在2016年的行業向好,給行業整體帶來了可觀的利潤,不過,這種持續走高的生豬價格,在2017年一季度或將難以為繼。
「一季度走勢整體呈現緩慢回落,尤其春節後,本就屬於傳統消費淡季,需求不佳,難以拉動豬價。」分析師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
此外,新發地最新發布的研報提及,從《1月份白條豬批發平均價走勢圖》中可以看出,進入1月份以來,肉價曾經3次沖高,隨即又出現3次回落,而且沖高的高點也是1次比1次降低,表明肉價確實表現出沖高乏力的疲態。
對於春節前的市場,《證券日報》記者曾在北京的一些賣場走訪,從賣場反饋來看,品牌豬肉的價格依舊堅挺,但是,一些線下的賣場,也針對肉類產品採取了促銷措施,此外,記者走訪過程中得知,受春節是傳統消費旺季因素的影響,肉價有所上漲。
來自卓創資訊的信息顯示,近期北方多數屠企結束年前第一波備貨高峰期,屠宰量再提動力放緩,多數廠年前宰量提升計劃尚未完成,僅以維持當前屠宰需求為主。不過,北京屠企在需求再度提振困難而被動計劃減量後,開工率再次高位上漲,且在採購成本上調和消費利好刺激的雙重支撐下,豬肉價格呈現爆發性上漲,僅1月21日和1月22日,北京某企業肉價累計上調2.0元/公斤,截至目前,北京市場豬肉批發均價漲至24.0元/公斤以上。
「按照目前情況來看,因屠企進入年前最後一次提量高峰期,加之豬源供應地豬價呈現小幅上漲走勢,故近期北京屠企或以提價保量為主,受此支托,春節前豬肉價格仍有一定上漲空間。」卓創資訊認為。
持相似觀點的還有新發地的研報,再有1周的時間,就要進入農曆的丁酉年春節了,白條豬需求達到1年中最為旺盛的時間段,也是白條豬價格進入最有可能沖高的時間段,同時也是壓欄豬出欄的最後時間段。「根據近期臘月期間肉價的走勢來看,肉價還有繼續沖高的機會,但是機會也是轉瞬即逝的。本周末白條豬價格反彈,實際上是農曆『小年』拉動的,小年與春節的距離很短,肉價上漲的機會已經不多了。」新發地的研報建議,「對於養豬場來說,如何合理安排丁酉雞年毛豬的生產和調整價格的預期,是應該認真考慮的問題了。」
具體來看,姬光欣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今年1月份豬價比去年同期要高,漲幅1.3%。這主要是因為生豬存欄量低位,供應緊張所致,加之春節前屬於需求旺季,導致價格高位。隨著國內大部分屠宰企業開始放假,屠宰量下降,對生豬採購減少,但養殖戶和養殖企業也進入放假時間,可出欄生豬減少,因此春節期間價格穩定性比較大。」
隨著春節到來,生豬出欄量有望繼續增加;國內外價差有望進一步拉大,生豬產品進口量仍將保持高位。受天氣轉冷、春節到來等因素影響,豬肉消費將季節性增加。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生豬養殖與豬肉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價值預測報告預期,2017年1月份豬肉價格穩中上漲,但春節過後,在無利好因素的情況下,豬價預期穩中趨降,受生豬產能未能恢復影響,豬價降幅不大。
更多生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生豬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