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行業市場調查報告是運用科學的方法,有目的地、有系統地搜集、記錄、整理有關土地行業市場信息和資料,分析土地行業市場情況,了解土地行業市場的現狀及其發展趨勢,為土地行業投資決策或營銷決策提供客觀的、正確的資料。
土地行業市場調查報告包含的內容有:土地行業市場環境調查,包括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文化環境的調查;土地行業市場基本狀況的調查,主要包括市場規範,總體需求量,市場的動向,同行業的市場分布占有率等;有銷售可能性調查,包括現有和潛在用戶的人數及需求量,市場需求變化趨勢,本企業競爭對手的產品在市場上的占有率,擴大銷售的可能性和具體途徑等;還包括對土地行業消費者及消費需求、企業產品、產品價格、影響銷售的社會和自然因素、銷售渠道等開展調查。
土地行業市場調查報告採用直接調查與間接調查兩種研究方法:
1)直接調查法。通過對主要區域的土地行業國內外主要廠商、貿易商、下游需求廠商以及相關機構進行直接的電話交流與深度訪談,獲取土地行業相關產品市場中的原始數據與資料。
2)間接調查法。充分利用各種資源以及所掌握歷史數據與二手資料,及時獲取關於中國土地行業的相關信息與動態數據。
土地行業市場調查報告通過一定的科學方法對市場的了解和把握,在調查活動中收集、整理、分析土地行業市場信息,掌握土地行業市場發展變化的規律和趨勢,為企業/投資者進行土地行業市場預測和決策提供可靠的數據和資料,從而幫助企業/投資者確立正確的發展戰略。
據中指法拍資料庫監測,2024年前三季度全國355城土地類法拍成交總額333.7億元,其中TOP50城成交金額133.2億元,成交金額占比為39.9%。
中信證券研報稱,存量未開發土地購回疊加企業新增土地儲備,可能形成土地置換的資金流閉環,助力企業庫存持續優化,地方財力不斷改善。我們認為,土地回購政策的可操作性可能好於回購商品房作為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土地回購對價可能貼近歷史成本價(但依然會有折價)。我們認為土地回購可能率先在新一線和二線城市大量開展,央企和本地國企可能率先受益。
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陸銘接受證券時報專訪稱,當前農村土地制度已經成為城鄉融合發展的制約瓶頸,需要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切實保障進城落戶農民合法土地權益,真正實現農業轉移人口沒有後顧之憂。要充分尊重區域經濟發展規律,對土地資源進行空間再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充分發揮優勢地區增長潛力來帶動全國經濟增長。
土地流轉、鄉村振興概念早盤延續強勢,輝隆股份2連板,永安林業漲停,神農科技漲超10%,上實發展、亞通股份、中農聯合、亞盛集團等漲幅靠前。
光大證券研報認為,上海土地市場取消土拍溢價率10%上限要求,成交地價由市場化競價確定,有利於進一步提升土地資源市場化配置效率,促進優質地塊成交,鼓勵房企提升住宅建設品質,更好匹配4月30日政治局會議提出的要求。同時,對於市中心的熱點地塊,採用控制溢價率+封頂搖號方式能夠控制市場對優質地塊的過度競爭,避免不理性競拍的發生,維護房地產市場穩健、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