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根據海關最新統計,2025年12月佛山新造貨櫃出口額達13.9億元,同比增長近三成)
在全球供應鏈重構與國際貿易加速變革的背景下,我國製造業韌性持續彰顯。作為傳統製造重鎮,佛山市依託技術創新和監管服務升級,推動貨櫃產業實現逆勢增長。數據顯示,2025年開年前兩個月,佛山新造貨櫃出口規模突破13.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9.3%,產品覆蓋全球60餘個國家和地區,展現了"中國智造"的強勁活力與廣闊市場空間。
佛山海關數據顯示,2025年前兩個月新造貨櫃出口額達13.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近三成。這一數據背後是產業升級的深層邏輯:通過智能化改造和綠色生產技術應用,當地企業顯著提升了產品國際競爭力。例如,在順德勒流港貨櫃碼頭監管場,自動化生產線實現了40英尺標準貨櫃2小時快速組裝,相比傳統工藝效率提升超40%。這種技術創新不僅降低了單箱成本,更讓"佛山製造"在歐美、東南亞等主要市場占有率穩步攀升。
為應對全球供應鏈波動帶來的挑戰,佛山海關構建了全流程服務機制。通過實施"入場即驗放"的智能通關流程,將單批次40英尺貨櫃平均查驗時間壓縮至15分鐘內;聯合稅務部門開闢"綠色申報通道",實現貨櫃與配貨出口單證合併審核,整體通關時效提升35%。這種"監管+服務"雙輪驅動模式,使企業訂單響應周期縮短20%,為價值數千萬元的出口箱體提供了穩定出海保障。
當前佛山已聚集起涵蓋鋼材加工、零部件生產到整箱組裝的完整產業鏈。在龍頭企業帶動下,區域內貨櫃製造企業普遍完成設備更新換代,雷射切割、智能焊接等技術普及率達90%以上。得益於此,本地企業成功開拓中東、非洲新興市場,在保持傳統歐美客戶訂單的同時,2025年新增海外合作項目同比增長18%。某頭部企業負責人表示:"通過海關指導的數位化供應鏈管理系統,我們實現了從生產到交付全流程可視化管控。"
佛山貨櫃產業的成功轉型印證了"中國製造"升級路徑的有效性。數據顯示,2025年12月該市出口貨櫃平均單價較去年提高6.7%,高附加值產品占比突破45%。未來隨著RCEP區域關稅減免政策落地及粵港澳大灣區港口群協同深化,預計全年出口規模有望突破百億量級。這一實踐表明:通過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的深度融合,傳統製造業完全有能力在全球價值鏈中占據更優位置。
總結來看,佛山貨櫃產業在2025年的亮眼表現,既是應對國際經貿變局的積極作為,也是轉型升級成果的重要體現。從智能生產線到高效通關體系,從本地產業集群培育到全球市場網絡拓展,這些實踐為我國傳統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可複製的經驗模板。隨著綠色低碳技術的進一步應用和"一帶一路"合作深化,貨櫃產業將繼續成為展現中國智造實力的重要窗口。
更多貨櫃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貨櫃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