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地緣政治局勢緊張以及行業結構調整的背景下,貨櫃運輸市場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複雜局面。儘管面臨諸多挑戰,貨櫃貿易量仍展現出一定的韌性,尤其是在亞太地區的推動下,全球貿易增長勢頭依然強勁。然而,運力緊張、港口擁堵以及監管環境的變化,正在對行業產生深遠影響。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貨櫃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2025年全球經濟增長率預計將放緩至2.5%,這是自2009年(不包括疫情期間)以來的最低增速。美洲地區的增長預測下調尤為顯著,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經濟增速分別降至2%、1.8%和0.6%。儘管如此,2024年全球貨櫃貿易量仍增長了7.7%,其中亞太地區的出口,尤其是中國的出口,成為主要推動力。展望2025年,全球貿易預計將增長4.3%,亞太地區的出口航線增速將超過全球平均水平。
紅海蘇伊士運河的運營在2025年可能難以恢復正常,這主要是由於持續的安全擔憂。隨著旺季的臨近,運力緊張問題將進一步加劇。儘管新的航運聯盟正在形成,但近期取消航次的情況有所增加,部分原因是港口擁堵,同時也因為船運公司收緊運力以提高運費。目前,全球9.2%的船隊(290萬標準箱)處於閒置狀態。
港口擁堵仍然是全球貨櫃運輸市場面臨的重大挑戰,尤其是在歐洲。截至4月初,超過93.5萬標準箱的貨物在北歐和地中海錨地等待,占全球總量的32%。漢堡、鹿特丹和安特衛普等主要港口正面臨嚴重的擁堵和泊位延誤問題。儘管2月份全球船期准班率有所提高,達到54.9%,為2024年5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但港口擁堵問題依然嚴峻。
海運行業正面臨著日益複雜的監管環境。2025年4月1日,歐盟將實施針對海運、公路和鐵路貨運的電子安全篩查系統(ICS2第三版)。此外,美國關稅政策的持續變化,特別是提議對從委內瑞拉進口石油的國家徵收25%的關稅,可能會影響到印度等主要經濟體。這些監管變化將對全球貿易格局和航運成本產生深遠影響。
自今年1月以來,貨櫃運費一直在下降,目前比2021年的峰值低75%,但仍高於疫情前的水平。由於旺季初期的運輸量增加,再加上繼續避開蘇伊士運河航線,預計5月和6月的運費將會上漲。市場預計將達到一個更加平衡的狀態,但波動仍然是持續存在的威脅。港口擁堵、運輸時間延長以及船運公司對收益管理的關注,都可能破壞這種平衡。
全球貨櫃運輸市場在2025年將面臨多重挑戰,包括經濟增速放緩、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港口擁堵以及監管環境的變化。儘管這些因素對行業產生了深遠影響,但貨櫃貿易量仍展現出一定的韌性,尤其是在亞太地區的推動下。未來,行業需要在應對挑戰的同時,抓住機遇,實現更加平衡和可持續的發展。
更多貨櫃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貨櫃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