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和電子產品更新換代的加速,二手晶片回收利用行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據相關數據顯示,晶片等多數元器件的使用壽命可達50萬小時以上,而一般電器電子產品到報廢時平均僅運行了4萬小時左右。這意味著大量廢舊晶片仍處於性能最佳期,具有極高的再製造和再利用價值。然而,行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如市場監管不足、智慧財產權保護缺失、環境保護壓力大等問題。本文從行業現狀、問題及未來發展方向三個方面展開探討,旨在為推動二手晶片回收利用行業的規範發展提供參考。
《2025-2030年中國晶片行業市場供需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研究分析報告》指出,近年來,隨著國民消費能力的提高和電器電子產品疊代速度的加快,廢棄電器電子產品(以下簡稱廢電器)的產量逐年攀升。電路板作為廢電器的關鍵拆解產物之一,被歸類為危險廢物,而晶片作為電路板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總量大、壽命長、價值高等特點。以手機為例,其拆解得到的主板晶片、液晶顯示屏、電池等部件或器件絕大多數可繼續使用。經調研發現,回收的舊晶片合格率可達98%,而生產新晶片的合格率約為95%,這表明二手晶片具有可觀的再製造和再利用潛力。
在新冠疫情和國際貿易政策的共同影響下,二手晶片市場十分火熱。深圳華強北等地的二手晶片再使用產業鏈條已經比較成熟,但同時也暴露出一系列問題。在高利潤的驅使下,一些企業未經原製造商授權,便擅自從事晶片回收及其再製造活動,形成了頗具規模的二手晶片流通交易「灰色市場」。由於二手晶片價格常被中間商操縱,其售價波動較大,疊加全球晶片行業緊缺的大環境,吸引了不少新進的「炒晶片商」,並衍生出一批二手晶片交易中介。
(一)市場監管不足,灰色產業鏈滋生
在二手晶片回收利用市場中,由於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和交易規則,相關產業規模化程度不夠,未形成產業聚集效應,導致二手晶片的供給常出現不匹配的情況。一些不法商家將回收的廢舊晶片經過簡單打磨處理後,重新印上商標,冒充新品賣給山寨廠商,導致晶片溯源存在困難,且存在個人信息泄露風險。此外,由晶片再製造得來的相關山寨商品(大多為低端U盤、兒童玩具等),其產品質量性能和消費者權益難以得到保障,易造成智慧財產權保護領域糾紛,侵犯商標權利人的商標權益,影響原生產者的企業聲譽。
(二)智慧財產權保護缺失,法律風險高
在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二手晶片回收利用行業存在諸多漏洞。一些企業在晶片翻新再製造過程中,直接使用原商標,且未充分披露產品為再製造產品的商業信息,導致消費者難以區分產品來源,容易引發商標、專利、售後服務等方面的糾紛。此外,由於缺乏有效的協商機制,晶片原始製造商、專利權人以及再製造商之間的利益衝突難以協調,進一步加劇了智慧財產權保護的難度。
(三)環境保護壓力大,非法處理現象頻發
在環境保護方面,二手晶片回收利用行業也面臨著嚴峻挑戰。少數「鍊金黑作坊」將廢棄晶片連同廢電路板進行「脫金」處理,回收其中微量的稀貴金屬資源,這種非法處理方式對當地生態環境的影響很大。由於缺乏有效的監管和規範,這些非法作坊往往採用落後的技術和設備,導致大量有害物質排放,嚴重污染了土壤、水源和空氣。
(一)加強頂層設計,構建規範化回收體系
為提升二手晶片回收再製造企業的標準化規範化水平,應積極構建政府主導、行業支持、企業參與的二手晶片回收再利用體系。以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為契機,儘快建立健全相關行業系列制度規章與標準規範,出台二手晶片回收再製造行業配套行政法規或部門規章,提高立法層級,明確處罰標準,追究違規主體責任。同時,以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為抓手,推動建立廣泛、規範、環保的二手晶片回收渠道,打造一批具有品牌效應和集聚效應的二手晶片回收再製造市場主體,促進國內二手晶片回收再製造行業的健康發展。
(二)加大技術攻關,提升回收利用效率
加大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力度,以二手晶片「優先修復使用,再梯次利用,最後資源化利用」為基本原則,進一步優化完善二手晶片的高效無損拆解工藝。研發一批基於多場耦合作用和視覺系統的智能無損拆解分選工藝設備,實現晶片的自動精準分選,保障回收晶片合格率,降低晶片再製造成本。與此同時,通過研發「無酸鹼、無氰化物、無強氧化劑」的「綠色王水」,實現晶片稀貴金屬資源化利用,即利用無機氯化鹽和類離子液體溶劑組成的綠色溶劑體系,實現廢舊電路板及晶片中貴金屬的選擇性分步提取,提升二手晶片資源化利用環節的環保效益,助力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三)強化法律保護,維護智慧財產權與數據安全
以國家相關法律為根本遵循,在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鼓勵晶片再製造企業及時註冊商標、申請專利、進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登記。在晶片翻新再製造過程中,應明確晶片再製造企業不得直接使用原商標,並充分披露產品為再製造產品的商業信息。建立晶片原始製造商、專利權人以及再製造商之間良好的協商機制,避免發生商標、專利、售後服務等方面的糾紛。增強智慧財產權法院處理涉晶片智慧財產權糾紛問題的專業性和權威性,統一裁判標準,縮短審判周期,為當事人提供更加高效、更為便利的司法救濟。在數據安全保障方面,二手晶片回收經營者應充分提示用戶對其個人隱私數據進行備份,並對晶片數據進行專業的數據擦除操作,確保用戶隱私數據絕對安全。
(四)凝聚多部門監管合力,斬斷黑色產業鏈
二手晶片回收行業現狀分析指出,以提升二手晶片回收利用標準化規範化水平為總抓手,建立生態環境、工業和信息化、市場監管、發展改革、公安、智慧財產權等部門的協調聯動機制,共同構建二手晶片回收利用綜合管理體系。依託區塊鏈、物聯網、大數據等現代新興科技,建立二手晶片綜合監管和信息服務平台,斬斷二手晶片黑色產業鏈條,整治二手晶片回收利用亂象。有關部門應高效處理晶片再製造產品投訴舉報線索,涉及違反國家強制性規定的,需嚴肅追究行政責任;涉及侵犯消費者人身權益或財產權益等民事糾紛的,應積極引導消費者進行訴訟或協調責任主體主動履行賠償義務;涉及刑事犯罪的,應及時移送公安部門進行深入調查。
2025年,二手晶片回收利用行業正處於快速發展與規範治理的關鍵時期。面對市場需求旺盛與行業亂象叢生的現狀,加強頂層設計、加大技術攻關、強化法律保護和凝聚多部門監管合力是實現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通過構建規範化回收體系、提升回收利用效率、維護智慧財產權與數據安全以及斬斷黑色產業鏈,二手晶片回收利用行業有望在資源再生、環境保護和經濟效益之間找到平衡,為推動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更多晶片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晶片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