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綜述: 本月以來,外資持續加碼人民幣資產配置,資本市場開放步伐堅定。與此同時,中美在晶片領域的博弈加劇了國內科技自主化進程,作業系統、AI算力等核心領域迎來突破性進展。從宏觀數據到企業動態,中國正通過政策支持與技術創新雙輪驅動,在複雜國際環境中展現經濟韌性與發展潛力。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晶片行業市場供需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研究分析報告》指出,國家外匯局數據顯示,4月非銀行部門跨境資金淨流入達173億美元。貨物貿易表現強勁,淨流入649億美元;外資配置人民幣資產意願顯著提升,當月增持境內債券109億美元,並在4月下旬轉為股票市場淨買入。這一趨勢反映了國際市場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信心。
美國調整AI晶片出口管制政策後,中方通過經貿磋商機制提出嚴正交涉,強調美方行為違背日內瓦共識。儘管美方對技術限制表述有所調整,但歧視性措施本質未變。同期,我國首款搭載完全自主研發鴻蒙作業系統的個人電腦正式發布,支持超2000個融合應用,標誌著「國產芯+國產系統」實現軟硬體自主可控。
國內成品油價格年內第五次下調,汽油每噸降230元,92號汽油加滿一箱省9元。稀土行業方面,中科三環等6家磁材企業已獲出口許可,北方稀土等多家公司審批推進中,顯示關鍵資源管控政策落地見效。與此同時,萬潤新能與寧德時代簽署協議,未來五年預計供應132.31萬噸磷酸鐵鋰產品,強化新能源供應鏈協同。
部分上市公司面臨市場異動與合規挑戰:中毅達股價累計漲幅超298%但基本面未變,存在估值偏離風險;高能環境因商譽減值等問題被出具警示函。與此同時,併購重組活躍,慧博雲通擬收購算力基礎設施企業寶德計算67.91%股份,信邦智能計劃控股車規級晶片供應商英迪芯微,推動產業整合與技術升級。
總結: 從外資持續流入到科技自主創新突破,中國正通過開放與自主的雙輪驅動,在複雜國際環境中構建發展新優勢。作業系統、AI算力等核心領域取得的技術進展,疊加政策對科技服務業的支持,為長期增長注入動力。然而,資本市場波動風險仍需警惕,企業合規經營與監管強化將共同維護市場穩定。未來,隨著關鍵技術國產化加速與國際合作深化,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有望進一步提升。
更多晶片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晶片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