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單獨二胎」政策的落地實施,中國也將迎來又一波新生兒,他們所需的嬰幼兒奶粉量也將進一步大增,這也給乳企迎來又一輪的銷售狂潮。但隨著嬰幼兒奶粉的量不斷增加,它的安全性就值得國人重點關注,因近幾年的問題奶粉事件,一直在媽媽們的心中留下陰影,給寶寶選擇奶粉就成了新生家庭的重要課題之一。
6月23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食藥總局」)公布了2015年第二季度嬰幼兒配方乳粉專項抽檢結果,涉及到陝西飛鶴關山乳業有限責任公司、西安飛鶴關山乳業有限公司和陝西唐秦龍乳業有限公司3家企業的7批次嬰幼兒配方羊奶粉不合格。
其中有6批次產品系飛鶴關山的產品,飛鶴乳業作為飛鶴關山的控股股東之一當天即作出官方回應,稱在第一時間責令並督促關山乳業全面無條件召回所有相關批次產品,並已進行停產整改、內部全面排查,並由飛鶴乳業向關山乳業派駐整改工作組。
「飛鶴乳業在近幾年的增長速度非常快,是國產奶粉中排在三四位的企業,產品主要銷往北方地區,此次事件對于飛鶴的品牌影響還是比較大的,消費者信心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乳業專家表示。
多位接乳業專家認為,此次事件暴露出了關山乳業在原材料採集、人員把控、生產監控、產品自檢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只是發展尚不成熟的羊奶粉行業問題的一次集中體現。
生產過程節節出錯
在關山乳業出現的6批次問題產品中,有兩批次為硝酸鹽含量超標,其餘四批次為硒含量不足。而唐秦龍乳業也出現了硒含量不足問題,另有銅、葉酸、維生素的實際含量與標籤不符。
6月24日,飛鶴乳業公布初步調查結果,稱目前關山乳業確認酸性食品設備清洗劑(硝酸)、鹼性食品設備清洗劑(氫氧化鈉),在生產清洗環節因操作失誤,導致酸鹼清洗液滲漏進入濃縮奶罐,反應產生硝酸鹽,致使產品硝酸鹽指標不合格。
食藥總局的公告介紹,硝酸鹽本身對人體無害或毒性相對較低,但攝入後在細菌的作用下可能還原成亞硝酸鹽,毒性較大。
對此專家認為,由於我們國家目前對於奶粉行業的檢測標準比較嚴格,遠高於對人體造成危害的程度,所以超標一點對人體還不會造成影響。
而僅在一個月之前,在食藥總局5月20日公布的第一季度嬰幼兒配方乳粉抽樣檢驗中,並未對此次出現問題的產品進行抽樣,由關山乳業生產的幾批次羊奶粉並未檢出問題,而抽檢產品的生產時間全部集中在2015年2月。
此次檢出的問題產品生產日期涉及2015年1月、3月、4月。
「抽檢本身就不是完全準確的,並不能保證所有問題產品都能抽檢出來。」專家提出,「奶場的設備清洗過程中,由於有些細菌是耐酸性的,有一些是耐鹼性的,所以都需要使用。如果是在連續生產的情況下奶場設備是不到半年清洗一次,如果不是連續生產大約30天至40天清洗一次。而一般來講,如果是奶場設備較新的話,是應該不會出現滲漏問題的。」
廣州市乳業專家表示,「2014年飛鶴乳業收購關山乳業之後,對設備都進行了更新,投入了全新的生產線,兩家經驗豐富的老企業,出現這樣的問題不應該」。
那麼此次關山乳業的污染源環節到底是持續存在還是斷點式出現?記者就此問題向飛鶴乳業求證,想了解關山乳業的設備清洗流程、生產流程以及設備情況等細節。飛鶴乳業方面回復稱,在已經發布的官方信息之外,還沒有更多的細節可以透露,而飛鶴正在全力進行後續處理工作。
而對於硒元素含量不足的問題,飛鶴乳業稱是由於供應商所供原材料中複合營養強化劑硒含量不穩定的原因。
「這麼多批次的產品出現問題,可見企業原材料把控環節一定是存在問題的。」王丁棉說道。
專家也提出,關山乳業在管理以及產品質量自檢方面,肯定是存在紕漏的。
快速發展的羊奶粉業存隱患
公開信息顯示,2013年6月國家九部委出台文件,首次明確羊乳可作為嬰幼兒配方乳粉原料後,羊奶粉行業進入了新的高速發展期。
西安乳協秘書長王偉民曾公開介紹,以陝西為核心的國內羊奶產業發展迅速,幾年間羊奶銷量從原來的三五億元發展至現在的上百億元。
「羊奶粉目前主要還是作為牛奶粉的補充,而且具有區域性很強的特點,受環境等各方面影響,目前我國的奶羊主要集中在陝西省的幾個縣,山東也有部分奶羊,但是量非常少。」王丁棉告訴法治周末記者,「2008年之前價格還低於牛奶的羊奶,現在價格已經反超。」
事實上,早在2013年,國內羊奶粉品牌或超過200個。據此前媒體多次報導,貼牌生產嬰幼兒奶粉,是行業的老問題了。實際上嬰幼兒羊奶粉行業正規生產企業僅十幾家,一家企業可以冒出幾十個牌子的嬰幼兒羊奶粉,有的是生產企業提供配方,有的是貼牌方提出要求,奶源、品控、標準、銷售、管理十分雜亂。
「而在2014年國家對行業貼牌現象進行規制之後,一些大的企業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有效的改善,但是許多小企業名義上化零為整,實際上各自生產的現象仍然存在,羊奶粉行業企業的產品質量控制有待加強。」王丁棉說道。
食品飲料戰略定位專家徐雄俊介紹說,在食品行業,由於考慮到運輸成本問題,大型乳業通過收購、合作的方式與當地廠商合作現象非常普遍,貼牌情況也不是個例,這就對企業的經營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羊奶粉行業雖然沒有什麼大問題,但是小問題不斷,企業情況存在良莠不齊狀況。」宋亮說道,「關山乳業生產羊奶粉多年,也算是質量比較過硬的企業。」
飛鶴乳業在2014年年初兩次進行了大手筆收購,其中以吉林艾倍特乳業現已停產半年時間,而被視為進軍羊奶粉行業的所收購的陝西第一大羊奶粉品牌關山乳業現在也遇到了困境。
在當初收購之時,飛鶴乳業董事長冷友斌公開表示,將保持關山乳業的獨立運營,同時將自己運營多年的全產業鏈模式移植到關山乳業乃至整個羊乳行業,如投資建設奶源基地,以提升羊乳產業的規模化發展。
宋亮認為,「在收購關山後,飛鶴向關山派駐了高管人員,但是具體的管理、運營還是以關山的人員為主的。此次問題出現後,飛鶴有可能會就此全盤接手關山的管理經營。」
仍無統一標準
「從營養方面來講,羊奶粉並不比牛奶粉的營養價值高多少,目前市場上的羊奶粉價值相對較高,主要還是由於奶源較少等一些市場因素。」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專業副教授范志紅表示。
據介紹,羊奶在國內是稀缺資源,山羊全國大概有1800萬隻,真正產奶能做成商品奶的應該是幾百萬隻,而供應奶粉的奶山羊最多就100多萬隻。國外的羊奶產品同樣很昂貴,歐洲27個產區國家裡,奶山羊存欄僅1600萬隻,一年156萬噸。
據相關人士介紹,由於羊奶粉發展相對較晚,目前沒有針對羊奶粉國家標準。
對此,范志紅認為,有些嬰幼兒對於牛奶粉過敏,那麼就只能食用羊奶粉。對於無論是羊奶粉還是牛奶粉,如果制定成嬰幼兒配方奶粉,那麼都是在根據國家標準在無限地模擬接近人乳成分,所以並沒有必要對於羊奶粉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制定單獨的規則。
公開資料顯示,《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13版)》規定,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對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營養強化劑、食品添加劑應進行進貨查驗,採購制度應保證原料、輔料符合相應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的規定。嬰幼兒配方乳粉出廠應全項目逐批自行檢驗,檢驗不合格的產品不得出廠。
王偉民此前也曾透露,陝西省地方協會曾制定8個關於羊奶粉的標準,報到陝西省衛生廳,但未獲批。陝西省衛生廳認為,國家乳品標準已經對羊奶制定了標準,既適合牛奶也適合羊奶,沒有必要再制定。據悉,這8個最終未得以發布的標準涉及原奶收購、奶粉標準等。
「對於硝酸鹽、微量元素等方面的標準適用牛奶粉標準並沒有太大問題,但是對於具體的乳清粉、乳糖等還是要有一些區別性的標準的。」王丁棉說道,「羊奶粉使用牛奶的乳清粉應該不僅是在國產羊奶粉中存在的現象,因為國外專門做羊乳清粉的應該也很少。但目前我們對於這方面的標識並沒有規範要求。」
宋亮則強調,此次事件的關鍵不是質量問題本身,而是在這背後羊奶粉行業是否能夠讓消費者足夠的信任,企業是否能夠呈現出這樣的態度。進口奶製品也是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在不產生安全隱患的情況下,消費者還是不必過度擔憂」。
徐雄俊還提出,由於發展時間較短,經驗有限,大型企業的現代企業管理確實還存在一些漏洞。而近幾年國民對食品安全越來越重視,奶粉行業更是如此,消費者的維權意識不斷提高,法律與制度在不斷優化,監管層面也不斷加強。在新的秩序規範建立過程中,我們必須要經歷的調整時期,出現一些並不嚴重的問題還是比較正常的,我們要給行業調整一個過渡期。
更多羊奶粉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羊奶粉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