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11月14日~18日),大宗商品市場開始「降溫」。隨著期貨市場多個主力品種跌停,國內現貨市場也呈現「退燒」跡象。
據生意社大宗58榜顯示,上周有60.34%的商品價格上漲,34.38%的商品價格下跌,另有5.17%的商品價格與上上周持平。環比來看,價格上漲商品比例減少近三成,且價格均漲幅也大幅收縮。大宗商品價格指數BPI也呈現滯漲局面,自11月15日觸及年內最高點806點後,此後幾天一直停留在此。不論從商品上漲比例還是均漲跌幅來看,大宗商品市場似乎擺脫「瘋狂」,開始回歸。
上周漲幅冠軍被丁苯橡膠(1502)(6.92%)摘得,其次為天然橡膠(標一)(6.9%),且價格漲幅在5%以上的商品主要集中在橡塑板塊。除橡膠類外,價格上漲主力商品仍主要集中在化工板塊(共9種)和能源板塊(共7種)。化工板塊商品價格幾乎全線上漲,除無機類商品價格繼續保持漲勢外,有機化工品諸如醋酸、純苯、聚合MDI價格也都有不同程度上漲。聚合MDI之前還處在跌幅榜,上周卻以0.14%的漲幅躋身價格上漲商品行列。能源板塊除汽油、甲醇、柴油、動力煤外,其餘商品價格均有不同幅度上漲。不管是延續價格上漲的商品還是價格走勢逆轉的商品,其漲幅大部分開始收縮,譬如上上周天然橡膠、乙二醇價格漲幅分別為11.54%和6.29%,上周僅漲6.9%和0.51%。
上周價格環比下降的商品共20種,集中於鋼鐵(共6種)和有色金屬(共6種)板塊,跌幅在5%以上的商品主要集中在有色金屬板塊;跌幅前三的商品分別為鋁(市場)(-7.65%)、銅(市場)(-5.14%)和錫(市場)(-3.19%)。
鋼鐵類商品再遭重創,上上周的漲幅冠軍鐵礦石(漲16.3%)上周幾乎墊底(跌2.72%),大幅跳水。不僅鐵礦石,除無縫管價格仍保持2.65%的漲幅外,其餘如螺紋鋼、線材等價格均下滑,鋼鐵板塊價格再度陷入回調局面。同時,煤焦鋼板塊也風光不再,動力煤價格已連跌兩周。國家抑制煤價過快上漲政策「組合拳」祭出,煤價終擺脫非理性上漲局面。隨著期貨市場的輪番跌停,有色金屬板塊主力商品價格也急速下跌,全線回調。除黃金外,其餘商品價格跌幅均在2%左右。
2016-2021年中國大宗商品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顯示:上周市場漲勢之所以收縮,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期貨市場價格的集體跳水,從11月11日夜盤大宗商品市場17個品種觸及跌停、全盤「潰敗」開始,直到「黑色星期一」的上演,整個大盤「大地震」,此前過度上漲和被炒作的商品價格均開始呈現回調態勢;二是諸多商品和板塊存在需求不足的問題,無實際消費需求支撐,市場價格單靠拉漲難以持續,譬如有機化工品和天然橡膠等。
更多大宗商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大宗商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