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成人服裝市場規模約11,444億元,同比增長6.4%。預計到2019年,市場規模將會達到13,704億元。 海外羽絨服品牌進入中國市場,四季服裝品牌紛紛推出羽絨服,其實看重的是中國羽絨服市場的發展,這當中存在的機會不言而喻。那麼羽絨服市場規模會是怎麼樣的呢?
通過對羽絨服市場分析得知2017年中國羽絨服市場規模是963億,2018年中國羽絨服市場規模將達到1068億,增長率是10.86%。到2022年中國羽絨服市場將達到1621億,平均增長率在10%以上,這個數據是高於服裝整體增速的,這說明中國目前羽絨服市場整體向好。像Moncler、加拿大鵝這樣的只做羽絨服的企業,也看到了未來中國的發展機會。 還有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目前像在歐美國家中,羽絨服的普及率在30%-70%之間,而我國目前羽絨服的普及率只有10%左右,未來還有很大的開發空間。
羽絨羽毛可作為體育用品、工藝品、服裝及寢具的填充料和動物源性蛋白質飼料的原料,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而服裝及寢具的填充料占首位。據統計,2015年中國羽絨服行業企業共1366家,其中,蘇州市占行業城市分布的8.40%,企業人員50人以下規模占80.69%,遼寧省占行業省份分布的9.30%。中國羽絨製品國內市場潛力巨大。日本、歐美等國家羽絨普及率為30%-70%,而我國不足10%。因此未來的中國羽絨行業,面臨的是一個巨大的等待喚醒的市場。在未來十年中,如果我國羽絨製品的普及率提高一倍,我國將不僅是羽絨生產和出口大國,而且將成為羽絨製品消費大國,消費的擴大必然會進一步推動羽絨工業的大發展。
普及率方面,歐美國家中,羽絨服的普及率在30%-70%之間,而我國目前羽絨服的普及率只有10%左右,未來還有很大的開發空間。從品牌監測情況來看,2017年中國羽絨服市場集中度較高,波司登、鴨鴨、雪中飛成為最熱銷的三大品牌。
羽絨服生產規模收縮,出口下滑 近幾年暖冬滯銷積壓大量庫存使企業收縮生產,加上金融危機影響下市場疲軟,羽絨服產量大幅下降。據輕工業協會統計,2008年,羽絨服產量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3.62%。而受金融危機衝擊,羽絨服出口量也呈現出明顯的下滑。據國家海關總署統計,2008年羽絨服出口量在上年下滑11.2%的基礎上繼續下滑,比上年同期下降了9.2%。
羽絨服市場銷售趨緩,但品牌格局保持穩定 除了產量的縮減,羽絨服市場銷售情況也不容樂觀。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統計,2008年大型零售企業羽絨服市場銷量明顯下降,增速降到-5.15%。儘管降勢明顯,但羽絨服市場的整體格局基本穩定。通過對全國重點大型零售商場的統計顯示,2009年延續了自2005年以來的格局,市場綜合占有率排行榜的前四位品牌始終被波司登、雪中飛、雅鹿和鴨鴨占據。
通過對羽絨服市場規模的簡單解析得知隨著現有羽絨服市場的飽和,在時尚化基礎上加強細分開拓市場也將成為羽絨服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羽絨服市場從產品細分上可以分為:年齡細分、溫度細分和功能細分。此外,加強羽絨服產品的縱向擴展同樣重要,企業可以通過擴展生產羽絨類配套產品使品牌形象更加完善和專業。但真實的市場環境是複雜的,消費者需求是多樣化的,這就要求產品應該進行更專業化複雜交叉細分,使生產的產品能夠最大化的滿足各類消費者的需求。另外,國際市場也是舉足輕重的渠道。儘管金融危機下羽絨服出口受到嚴重打擊,但企業應努力維護現有出口渠道。只有這樣才能在金融危機的影響減退後使行業以最快的速度回暖。 以上便是筆者對羽絨服市場規模的簡單解析了。
更多羽絨服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羽絨服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