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車市場的節前旺銷的核心推動力是縣鄉市場的購買力釋放,疫情風險下的私人購車出行需求較強。但疫情下城鄉居民收入放緩,防範風險、加大儲蓄的意識增強,近期的自主品牌分化嚴重,部分自主品牌渠道艱難,冬季增量的效果減弱。同時需關注國內部分地區因出現中高風險區、極寒天氣影響出行安全等不穩定因素導致運力中斷影響終端交付的情況。
2021年中國乘用車銷售市場同比增長8%。2020年在國家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的系列政策措施下,宏觀經濟運行持續穩定恢復,成為中國汽車市場觸底反彈的基石。
2020年在國家、地方的政策持續發力和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後,消費需求穩步釋放,汽車集團、廠商、品牌等分化明顯,其中豪華汽車品牌走強、日系車回升、SUV(運動型多用途車)占比攀升、新能源汽車大幅回暖、汽車出口市場走強等成為看點。
此外,2020年在抗疫、基建和物流需求背景下,在政策法規和經濟刺激的疊加作用下,中重卡尤其是牽引車呈現需求高速增長、車型重型化等特徵;2021年中國商用車批售需求約在440萬輛左右。
總體來看,中國仍將處在戰略機遇期,經濟仍會持續穩定增長,這些都是中國汽車行業發展的基礎,預計2021年中國汽車內需同比增長3.2%。
2020年,中國乘用車行業走過了冬天的冰冷,經歷了料峭的春寒,在夏季到來之時,國內乘用車產量開始悄然回升。據中汽協數據統計,5月份全國乘用車生產為164.6萬輛,終於爬出了15年以來的產量最低谷,恢復到了正常發展軌跡。
回顧2020年的前5個月,受疫情影響,國內乘用車產量在2月底滑入了15年來的歷史最低水平,要知道,2005年2月我國乘用車產量已然是十萬輛級別,是19.65萬輛,之後逐年提升,到2019年2月份,月產量早已是百萬輛級別,達到112.66萬輛。
由於新冠疫情的驟然肆虐,又將2020年2月份產量從百萬輛高位直接拉入十萬輛級別。為19.47萬輛,比2005年同期的19.65萬輛還要低。
2002年2月產量跌入谷底之後,國內乘用車產量開始報複式反彈,3月份從十萬輛級一步跨上百萬級月產量台階,5月份產量達到164.6萬輛,比沒有疫情的2019年同期還要高出12.16個百分點。
更多乘用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乘用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