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乘用車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在多重政策支持與市場需求回暖推動下,中國乘用車市場展現出顯著復甦態勢。2024年12月零售數據創歷史新高,新能源車滲透率持續攀升至近五成,自主品牌通過技術創新實現份額快速擴張。這一系列積極信號為未來行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4年前兩個月,中國乘用車市場累計零售量達317.9萬輛,較去年同期實現正增長。其中,2月份單月零售量突破138.6萬輛,同比增幅高達26%,創近年同期新高。政策端的消費刺激與廠商促銷活動有效激發市場需求,推動行業回暖。值得關注的是,自主品牌表現尤為突出,在乘用車市場中的份額同比增長51%,展現出強勁競爭力。
新能源乘用車成為市場增長的核心驅動力。2024年2月數據顯示,其滲透率已攀升至49%,較去年同期提升近15個百分點。政策支持與技術進步推動下,純電及插混車型在私人消費市場的接受度持續提高。同時,充電基礎設施的完善和續航能力的突破進一步釋放了市場需求潛力。
儘管新能源乘用車增速迅猛,但燃油車仍占據市場重要地位。行業分析指出,在政策引導下,「油電同強」的發展路徑正成為共識。通過優化稅費結構、推動技術創新,燃油車與新能源車型將實現互補發展。例如,部分車企已啟動混動技術研發,兼顧低碳目標與用戶使用習慣。
2025年,中國乘用車市場有望延續穩中向好的趨勢。隨著智能化、網聯化技術的加速落地,消費者對高附加值車型的需求將持續釋放。同時,政府通過減稅優惠、充電網絡建設等舉措,將進一步降低新能源乘用車使用門檻。預計到2025年,新能源滲透率或突破60%,推動行業全面邁向綠色轉型。
總結
中國乘用車市場在政策與需求的雙重驅動下,正經歷結構性變革。新能源車憑藉技術疊代和成本優勢快速崛起,而燃油車通過混動等技術路徑尋求突破,共同構建多元化的消費生態。未來,在「油電同強」戰略指引下,行業有望實現技術創新、市場需求與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協同推進,為全球汽車產業提供中國範式。
更多乘用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乘用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