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汽車產業加速變革的當下,2025年乘用車行業發展備受矚目。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政策的推動以及技術的創新,行業發展趨勢逐漸明晰。從近期數據來看,3月乘用車市場的表現為全年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也讓我們看到了行業在市場格局、銷售趨勢等方面的變化與走向。
《2025-2030年中國乘用車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指出,2025年1-3月,全國乘用車市場累計零售銷量達到512.7萬輛,同比增長6%。其中3月表現尤為突出,零售銷量為194萬輛,同比增長14.4%,環比增長40.2%。這一成績扭轉了近10年來3月零售增速偏低的局面,同比淨增25萬輛,實現了今年前3個月同比增長6%的超預期「開門紅」。這一增長態勢得益於國家「兩新」政策的推動,使得「價格戰」相對溫和,行業內卷狀態得到改善,為乘用車市場的繁榮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
(一)自主品牌:持續高增長,市場份額顯著提升
3月,國內自主品牌乘用車零售銷量延續高增長趨勢,達到122萬輛,同比增長31%,環比增長33%,市場份額升至62.7%,同比增長7.7個百分點。1-3月,自主品牌零售市場份額達63%,較去年同期增長7.9個百分點。自主品牌的快速發展,主要得益於在新能源車市場和出口市場取得的明顯增量,主流車企轉型升級成果顯著,像比亞迪、吉利汽車、奇瑞汽車、長安汽車等傳統車企品牌市場份額提升明顯,展現出強大的市場競爭力。
(二)主流合資品牌:零售銷量降幅收窄,環比大幅增長
3月,主流合資品牌乘用車零售銷量為48萬輛,同比雖有4%的下降,但降幅明顯收窄,環比增長45%。具體來看,德系品牌乘用車零售份額為17%,同比下降3.6個百分點;日系品牌乘用車零售份額為12.2%,同比下降1.5個百分點;美系品牌乘用車市場零售份額達到6.8%,同比下降1.4個百分點。儘管合資品牌面臨一定挑戰,但環比的大幅增長顯示出其市場仍具有一定的韌性和潛力。
(三)豪華車市場:零售銷量下滑收窄,環比增長顯著
3月,國內豪華車零售銷量為25萬輛,同比下降7%,不過下滑幅度較2月份進一步收窄,且環比增長68%,市場份額為12.9%,同比下降3個百分點。傳統豪華車市場在這一時期零售份額表現相對較好,反映出豪華車市場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依然受到部分消費者的青睞,但其增長趨勢也受到市場整體環境和競爭的影響。
3月,我國乘用車出口(含整車與CKD)39.1萬輛,同比下降8%,環比增長10%。其中,自主品牌出口表現相對較好,達到34萬輛,同比增長1%,環比增長10%;合資與豪華品牌乘用車出口4.7萬輛,同比下降45%。1-3月,中國乘用車出口達到112萬輛,同比增長1%。受地緣政策等因素影響,全年乘用車出口量存在不確定性,相關方面考慮對2025年全年整體乘用車批發銷量同比4%-5%的增長預期進行下調,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出口負增長情況,這也凸顯了出口市場對乘用車行業發展的重要影響。
(一)零售市場:銷量增長顯著,滲透率提升
3月,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99.1萬輛,同比增長38%,環比增長45%,零售滲透率為51.1%,較去年同期提升8.7個百分點。不同類型品牌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差異較大,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為72%;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為35%;而主流合資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6%。這表明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領域的優勢明顯,引領著新能源乘用車的消費市場。
(二)批發市場:銷量增長但滲透率走低
3月,我國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112.8萬輛,同比增長35.5%,環比增長35.9%,廠商批發滲透率為46.8%,較2024年3月提升9.2個百分點。然而,今年以來新能源乘用車批發滲透率均未突破50%,3月份較2月還下滑了0.2個百分點。這主要是因為「兩新」政策對傳統燃油乘用車市場起到了較大的促進作用。燃油車在政策推動下可享受最高1.5萬元的購車補貼,且燃油車企推出「一口價」促銷政策,使得傳統經銷商心態改善,經銷商發展體系穩定,燃油車市場在短期內保持了較好的增長態勢。
(三)車企表現:頭部車企競爭激烈,市場基盤擴大
乘用車行業現狀分析指出,3月,新能源車月度批發銷量突破萬輛的廠商達到18家(同比增2家,環比增3家),占新能源乘用車總量的92.7%(上月92%,去年同期88%)。我國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排名前十的車企分別為比亞迪(約37.14萬輛)、吉利汽車(約11.97萬輛)、特斯拉中國(約7.88萬輛)、上汽通用五菱(約7.14萬輛)、長安汽車(約6.68萬輛)、奇瑞汽車(約5.56萬輛)、零跑汽車(約3.71萬輛)、理想汽車(約3.67萬輛)、小鵬汽車(約3.32萬輛)和小米汽車(約2.92萬輛)。這些頭部車企在市場中競爭激烈,推動著新能源乘用車市場不斷發展,市場基盤持續擴大。
2025年乘用車行業在3月展現出複雜且多元的發展態勢。從整體零售市場來看,3月銷量的高增長為全年開了個好頭,但行業發展也面臨著出口市場的不確定性。在品牌格局方面,自主品牌的崛起成為亮點,市場份額不斷擴大,而合資與豪華品牌也在努力應對市場變化。新能源車市場零售增長強勁,但批發滲透率出現波動,反映出新能源與傳統燃油車市場之間的競爭與博弈。展望未來,乘用車行業需持續關注政策變化、市場需求以及技術創新,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在競爭中謀求更好的發展。自主品牌應鞏固優勢,加大研發和市場拓展力度;合資與豪華品牌需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新能源車企業要在保持技術領先的同時,應對傳統燃油車市場的競爭壓力,共同推動2025年乘用車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更多乘用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乘用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