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電商頻繁出問題。前有朴朴,現有叮咚。近期叮咚因為食品日期,食品質量等問題被有關部門約談。消費者表示失望,健康是一生的財富,希望叮咚能意識到自己問題,及時改正。
據北京海淀市場監管報導,針對媒體報導的「叮咚買菜」前置倉存在用死魚冒充活魚、擅自「翻包」換籤、日常消毒流於形式等問題,海淀區市場監管局高度重視、立即行動,於3月16日對其進行了行政約談,同時秉承「四個最嚴」的原則,即刻開展專項行動,及時回應社會關注。
一是開展行政約談。對北京不姜就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叮咚買菜)總部相關負責人進行行政約談,要求企業切實落實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幫助企業查找出現問題的深層次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建議,指導企業對124個前置倉開展全面自查,主動發現風險、消除隱患。
二是及時立案調查。本著「從快、從嚴、從重」的原則,對北京不姜就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進行立案查處。
三是開展專項檢查。海淀區市場監管局組織30個市場監管所對轄區「叮咚買菜」、「美團買菜」、「每日優鮮」等生鮮電商前置倉開展全覆蓋專項檢查,努力做到「發現一個問題,淨化一個行業」,堅守食品安全防線。
對於北京前置倉出現的問題,叮咚買菜也在微博上進行了公開致歉並匯報了整改情況。
叮咚買菜表示,公司已第一時間暫停涉事站點北京三元站的運營,公司CEO梁昌霖作為第一責任人進行專項調查和整改小組調查,發現《新京報》報導中披露的該店問題屬實。
3月16日凌晨,叮咚買菜對全國所有前置倉和服務流程進行排查,並進行交叉督察,實現活魚和冰鮮魚嚴格區分,加強對已過最佳售賣期限食品的登記和銷毀,避免類似情況再次發生,並主動向政府主管部門匯報排查結果、發現問題及整改方案。同時對現有前置倉監控設備進行升級,實現無死角監控,並歡迎用戶隨時監督。
銀柿財經記者注意到,除了上述的食品安全問題,在黑貓投訴平台上也有用戶表示買到腐爛水果,臨期變質發臭等問題。
受此影響,叮咚買菜盤前持續下挫,一度跌超20%。截至發稿,該股跌逾18%。
叮咚買菜創立於2017年5月。根據叮咚買菜財報,2021年營收為201.2億元,同比增長77.5%。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總收入從2020年同期的31.88億元增至54.84億元,同比增長72.0%。2021年第四季度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淨虧損為10.34億元,2020年同期淨虧損為12.39億元。
更多電商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電商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