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我國遊戲國外市場收益上漲6%以上,當下基於行業發展放緩狀況,我國遊戲產品儲備量不足。2022年遊戲相關政策出台,遊戲作品未來將占據更大市場。在遊戲精品化浪潮下,暑期檔遇冷更直接的因素在於,遊戲廠商的新品研發基本上都是全球化立項,背後的資金投入、研發時間都有所增加,因此整體產量和節奏相比往年都會放緩。
2022年1-6月,我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為1477.89億元,遊戲用戶規模約6.66億人。近年來,遊戲行業競爭同步加劇,國產自研遊戲在提升存量產品質量的同時,在出海方面也持續發力。業內人士指出,遊戲行業正在從野蠻生長向精品化方向轉換,國家有關利好政策的出台,將進一步打開行業的成長空間。
時間推進至2022年中,多家遊戲企業帶著準備已久的新作上線,而伴隨著2022年第三批版號的發放,遊戲市場持續升溫。2022年1-6月,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為1477.89億元,其中,中國自主研發遊戲國內市場實際銷售收入1245.82億元,中國移動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1104.75億元,遊戲用戶規模約6.66億人。
多家遊戲企業股票也迎來大漲,冰川網絡一度漲超18%,鼎龍文化、大晟文化漲停,完美世界、中青寶、電魂網絡等也有上漲。港股方面,心動公司午間漲超10%。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已有多家遊戲企業發布2022年上半年業績預告,預計淨利潤同比增長。其中,完美世界方面表示,預計2022年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1.1億-11.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30.84%-350.25%;冰川網絡方面,預計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2.7億-3.4億元,同比增長3924.74%-4968.2%。
未來隨著數位技術的升級,遊戲產業也將邁入多元發展的新時代。但需要注意的是,遊戲廠商作為內容創作者,在行業增長放慢的當下,更需要保持清醒的認識,去思考在基於更多新的技術、新的需求下,應該如何去開發符合用戶需求的產品。
遊戲作為一種數字內容載體,其發展一直與前沿技術緊密相關,幾乎每一次技術浪潮的到來,都會帶動遊戲發生巨大的變化。譚雁峰表示,近幾年遊戲產品的發展正呈現出技術含量和內容的豐富度變得越來越高的趨勢。隨著遊戲研發技術的高速發展,很多國產自研遊戲,在美術表現力、角色動作方面的精度都比以往有了巨大的提升。在過去,遊戲開發者通常要考慮用戶終端的適配和兼容,因此遊戲往往會因為用戶硬體性能的限制,在畫面和內容上去做一些取捨,無法帶給用戶最佳的畫面表現。如今藉助最新的多端互通、雲計算等新技術,這種受限於硬體的枷鎖已經打破。基於5G網絡的超高傳輸速度,通過在雲端運行遊戲渲染出視頻畫面通過網絡傳送到用戶硬體終端,玩家可以不用下載遊戲本體也能體驗到各種高品質遊戲,開發者也不用再考慮在有限的硬體機能下如何壓縮遊戲的畫質,更多移動遊戲也開始使用UE4、UE5引擎來開發畫質更高的遊戲,這正是技術進化所帶來的改變。
除了更強大的遊戲引擎外,包括更智能的AI系統、更先進的3D圖形渲染技術、更擬真的動態捕捉技術、更迅速的雲計算技術,這些源源不斷的新技術都將不斷解放遊戲的生產力,讓遊戲擁有更強大的性能表現、更豐富的互動體驗,讓遊戲未來的發展擁有更多的可能。
從去2021年開始,隨著元宇宙這一概念的火熱,遊戲也被視為了最適合作為元宇宙的優質載體。雖然從目前各項相關技術的發展進度來看,離實現真正的元宇宙還有一定的距離,但隨著遊戲、網際網路和腦機技術的發展,將《刀劍神域》、《頭號玩家》等作品中呈現的景象在現實中實現並非不無可能,而未來的元宇宙也或許比人們現在的想像更加真實也更具沉浸感。
遊戲市場連續兩月數據比往年呈下滑走勢,2020年疫情影響遊戲行業發展遭受困阻。當下,國際競爭日趨激烈,中國遊戲產業出海風險加劇。未來我國自研遊戲正在不斷拓展新興市場,發展空間十分廣闊。
以上就是遊戲行業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更多遊戲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遊戲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