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全球能源結構加速轉型背景下,四川省以系統性思維推進產業布局優化。根據最新發布的《新能源產業鏈建圈強鏈工作方案》,該省將通過強化技術攻關、完善產業生態、培育龍頭企業等舉措,力爭到2027年形成具有全國競爭力的新能源產業集群,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四川力量。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新能源市場專題研究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方案提出以主要承載地和協同發展地為核心,打造空間聯動發展格局。通過優化資源配置與產業配套,加速光伏、風電等重點領域產能布局。到2027年,全省將形成覆蓋研發設計、核心製造、終端應用的完整產業鏈條,推動關鍵環節自主可控能力顯著提升。
聚焦新能源領域"卡脖子"問題,四川省計劃重點攻關高效電池材料、大功率風電設備等關鍵技術。通過建設創新聯合體和中試平台,力爭在矽基材料提純工藝、智能儲能系統等領域實現技術疊代升級,支撐光伏、風電裝機規模達到4500萬千瓦目標。
方案明確將健全市場機制與標準體系作為重要抓手。通過建立統一的數據共享平台和檢測認證中心,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同時強化要素保障機制,為鏈主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預計到規劃期末形成營收規模5000億6000億元的產業集群。
通過實施"鏈主企業領航計劃"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程,四川省將重點支持龍頭企業擴大產能規模。計劃到2027年打造35家百億級領軍企業和一批細分領域隱形冠軍,帶動產業鏈整體生產效率提升15%以上。
總結:
該方案以系統性思維統籌產業布局、技術創新和生態構建,通過強化區域協同、突破關鍵技術、完善標準體系等多維度舉措,將顯著增強四川省新能源產業的綜合競爭力。到2027年實現的營收目標和裝機規模指標,不僅彰顯了四川建設清潔能源示範省的決心,也為全國能源結構轉型提供了可複製的發展範式。這一戰略布局的落地實施,將持續釋放綠色低碳發展的乘數效應,推動區域經濟與生態環境協同發展邁上新台階。
更多新能源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新能源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