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宏觀經濟政策持續發力背景下,我國一季度貨幣金融數據呈現總量穩健增長與結構優化並行的特徵。從央行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長7%,社會融資規模中的人民幣貸款新增9.78萬億元,跨境人民幣結算規模突破6萬億元,這些指標共同勾勒出當前經濟運行中流動性合理充裕與市場主體活力逐步恢復的積極態勢。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人民幣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截至3月末,我國廣義貨幣(M2)餘額達326.06萬億元,同比增長7%,延續了年初以來的穩健增速。狹義貨幣(M1)增速雖維持在1.6%低位,但流通中現金(M0)同比大幅增長11.5%,一季度淨投放現金2498億元,顯示出居民消費意願與企業短期資金需求同步回暖的趨勢。值得注意的是,新修訂的M1統計口徑將非銀行支付機構備付金納入後,政策調控對市場流動性的監測精度進一步提升。
銀行間市場一季度交易量達431.39萬億元,日均成交額7.31萬億元。作為市場基準的同業拆借加權平均利率穩定在1.85%水平,質押式回購利率1.87%,較上年同期均有小幅回落。這種"量減價穩"的格局既反映金融機構流動性管理能力增強,也為後續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創造了有利條件。
綜上所述,一季度貨幣金融數據勾勒出我國經濟運行中政策調控有效性逐步顯現、市場主體信心穩步恢復的整體圖景。M2增速與信貸結構的良性互動,存款市場的多元化增量格局,以及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新突破,共同構成了當前宏觀經濟向好發展的核心支撐力量。這些指標既體現了"精準滴灌"式貨幣政策的有效性,也為下一階段經濟持續回暖奠定了堅實的金融基礎。
更多人民幣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人民幣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