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我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網絡交易平台作為連接商家與消費者的核心樞紐,在促進交易效率提升的同時,其收費模式複雜化、透明度不足等問題逐漸凸顯。為推動行業規範化發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於2025年5月25日發布《網絡交易平台收費行為合規指南(徵求意見稿)》,旨在通過明確平台收費規則與原則,降低商戶經營成本,優化市場環境。這一政策的出台,標誌著我國對平台經濟治理進入精細化階段。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網絡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近年來,網絡平台經濟規模持續擴大。截至2024年12月,我國網絡購物用戶已達9.74億人,占網民整體比例超87%,成為拉動消費增長的重要引擎。然而,部分平台存在收費名目繁多、規則不透明等問題:同一項「營銷推廣費」可能包含CPC(點擊付費)、CPM(千次展示費用)等多種計費方式;佣金比例則從1%到10%不等,且計算方法複雜,導致商家難以清晰掌握成本。
《指南》明確要求平台需在顯著位置公示收費項目、規則及標準,並禁止重複收費、只收費不服務或強制推廣等不合理行為。例如,過去部分平台以「歧視性收費」加重中小商戶負擔的問題將被遏制。通過劃清合規底線,《指南》為商家提供了更公平的經營環境,保障其知情權與選擇權。
當前,中小商戶普遍面臨運營成本高企的壓力。2025年4月數據顯示,電商平台商家投訴中,「扣押保證金」「強制運費險」等收費爭議占據主要問題類別。對此,《指南》提出鼓勵平台通過讓利服務和定向扶持減輕中小商戶壓力,例如降低佣金比例或提供推廣費用補貼。行業分析指出,此舉可幫助中小商戶將更多資源投入產品創新與市場拓展,提升其在競爭中的韌性。
政策還強調平台需優化定價策略,在合法範圍內探索靈活收費模式,實現自身發展與商戶利益的平衡。通過減少不透明成本,中小商戶能更專注於核心業務,進而推動整個電商生態的良性循環。
《指南》不僅規範了現有問題,更鼓勵平台從「流量收割」轉向「生態共建」。例如,要求平台簡化收費規則並增強服務價值,避免過度依賴營銷推廣費用增長。未來,合規收費將引導平台加強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優化,通過互惠合作實現多方共贏。
據專家預測,《指南》落地後,平台經濟的生態系統穩定性將進一步提升:商家可降低經營不確定性,消費者獲得更優質服務體驗,而平台則能依託公平環境吸引長期合作夥伴。這種轉型最終將增強市場活力,助力我國數字經濟持續高質量發展。
總結
《網絡交易平台收費行為合規指南(徵求意見稿)》的發布,標誌著監管部門對平台經濟治理進入系統化、精細化階段。通過規範收費規則、降低商戶成本並鼓勵生態協作,《指南》為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未來,隨著政策落地實施,網絡交易市場有望形成更透明、公平的競爭環境,推動平台、商家與消費者協同共贏,為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
更多網絡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網絡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