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八成新藥臨床數據涉假 行業潛規則需要嚴打

八成新藥臨床數據涉假 行業潛規則需要嚴打

2016-01-01 10:27:04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藥物進行臨床試驗,是新藥審批的必備條件,事關千萬人的用藥安全。如此重要的環節,理應受到重視,謹慎對待。但實際上,這一環節的數據造假卻早已成為行業潛規則。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局官網數據,截至2016年1月21日,因臨床試驗數據不真實、不完整等問題,國家食藥監總局不予批准的、藥企自查申請撤回的藥品註冊申請高達1184個,占要求自查核查總數的73%。若扣除165個免臨床,這個占比達到81%。

  據該部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核查中發現很多藥物的臨床試驗數據不完整,分析數據沒有級差軌跡,有的數據沒辦法溯源。還有的企業故意瞞報、漏報不良反應記錄,對達不到預期的試驗數據進行修改。可以想像如果這些新藥都「順利」上市,將會給廣大居民身體健康帶來多大的影響,產生多麼嚴重的後果。

新藥臨床數據涉假

  藥物臨床數據造假後果嚴重。作為新藥研發的最後一環,花費數千萬甚至數億元資金研發出來的藥物,究竟有沒有療效、安全不安全,主要靠試驗數據來衡量。藥物臨床試驗數據造假,便意味著藥物療效失真、安全失守,輕者影響治療,重則可能致殘甚至奪走患者的生命。尤其是兒童用藥劑型,數量本來就少,若再遇臨床數據造假,對治療兒童疾病的影響甚大,安全隱患也很可怕。

  藥物臨床數據造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臨床試驗機構數量太少,與每年需要開展臨床試驗的項目數量嚴重不匹配,導致臨床試驗機構不堪重負,影響臨床試驗質量。同時,我國有關藥品臨床試驗監管方面的法律法規體系尚不完善,沒有嚴格落實臨床試驗機構資格認證制度,參與臨床試驗的機構魚龍混雜;第三方監督與制衡機制的缺乏,又造成藥企與臨床醫院合夥造假。此外,由於「關門審批」,藥物臨床數據不公示,審批過程不公開透明,也為數據造假留下了「暗箱操作」的空間。

  對藥物臨床數據造假行為必須「零容忍」。一方面,應完善法律法規、監督機制和管理體制,堵住法律的漏洞和制度的漏洞,抬高進入門檻,填補監管空白,不放過藥物臨床試驗的每一個環節,防止過程造假;另一方面,要實行「開門審批」,讓新藥審批在「陽光」下進行,防止權力尋租,杜絕審批腐敗。

  業內權威人士表示,當前是治理藥品領域「劣幣驅逐良幣」的鍵時期,必須用最嚴格的制度鼓勵真正的創新。因此,呼籲儘快修訂《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範》等法規,進一步完善制度監管;同時建立藥企內部的監管體系,真正通過創新形成核心競爭力。

更多藥物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藥物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