繭絲綢產業是典型的外向型產業,對經濟形勢和政治形勢十分敏感。我國近幾年桑園面積基本持平,蠶繭產量繼續回升,2019年繭絲綢商品出口35.98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2.54%,以下是繭絲綢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我國是全球繭絲綢原料的主產地,蠶繭和生絲產量占全球產量的比例均超過70%,位於世界第一位。根據繭絲綢行業分析數據,2019年我國蠶繭產量為67.9萬噸,同比增長3.2%。我國繭絲綢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為711家,較上年減少86家。
2019年我國桑園面積共計78.87萬hm2(1 183萬畝),同比減少0.6%;發種量1 592萬張,同比增長2.8%;蠶繭產量64.3萬t,同比增長3.6%;蠶繭收購均價47.4元/kg,同比增長23.6%。繭絲綢行業發展趨勢指出,在全國20個蠶繭生產主要省市中,廣西、四川、雲南、廣東等13個省市同比實現小幅增長,浙江、江蘇、山東、安徽等7個省市出現不同程度下降,如表1所示。
從營業額來看,我國繭絲綢行業主要上市企業有嘉欣絲綢、尤夫股份、東方盛虹、夢潔股份、吉林化纖、浙江富潤等。截至到2019年,東方盛虹、尤夫股份、嘉欣絲綢、浙江富潤、吉林化纖、夢潔股份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84.4億元,38.6億元、31.81億元、27.67億元、25.62億元、23.08億元。
從淨利潤來看,截至到2019年,東方盛虹、尤夫股份、嘉欣絲綢、浙江富潤、吉林化纖、夢潔股份的淨利潤分別為8.47億元、-10.47億元、1.44億元、2.17億元、1.32億元、0.84億元。
繭絲綢行業發展趨勢指出,截止2019年12月,我國繭絲綜合價格指數為213.33點,較上年上升13.4%。分月度看,全年繭絲綜合價格指數呈沖高回落走勢,5月份價格指數222.14點,創歷史新高,較二月份最低點上升5.4%。
絲綢商品內銷額上升。2019年我國50家繭絲綢樣本企業內銷額為41.01億元,同比增長1.7%。分品種看,家紡類產品內銷額同比增長5.8%,占內銷額比重為40.3%,較上年擴大1.6個百分點;真絲綢緞類、真絲服裝類內銷額同比分別增長1.2%、0.3%,占比分別為31.8%、12.9%,均縮小0.1個百分點;服飾類內銷額同比下降5.1%,占比縮小0.9個百分點;其他商品類內銷額同比下降12.3%,占比縮小0.4個百分點。
主要省市出口分化明顯。2019年我國出口排名前10的省份中絕大部分省(區、市)都出現了不同程度地下滑,只有廣東、山東、新疆同比增長。浙江、江蘇、上海、四川、廣西、青海、福建,分別下降9.42%、0.8%、2.97%、15.36%、3.86%、17.63%、35.87%。從各省市絲綢商品出口同比數據來看,下滑態勢較2018年有較大幅度回暖,而廣東省絲綢商品出口依然占據首位,同比實現88.58%的大幅增長。
主銷市場格局變化明顯。我國繭絲綢商品出口對前10位傳統主銷市場的格局發生明顯變化。2019年對美國、中國香港、巴基斯坦的出口金額出現下滑,同比分別下降6.35%、13.48%和19.97%。對印度、奈及利亞、沙烏地阿拉伯、義大利、衣索比亞、日本、英國等七個國家出口金額有不同程度增長。其中,對奈及利亞、沙烏地阿拉伯、衣索比亞等國家的出口出現大幅度增長,同比分別增長135.64%、198.4%和256.5%,分別從出口排名第9、第10、第15,上升至目前的第3、第4和第6的位置。
目前。我國繭絲綢產量占世界總量的70%以上,出口量占世界貿易額的80%以上。但是,巴西發展起來的高品位繭絲綢在歐洲有著很強的競爭優勢,而已經形成獨特風格的印度絲綢和泰國絲綢以及越南的低價生絲也具備了與我國抗衡的實力,以上便是繭絲綢行業發展趨勢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繭絲綢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繭絲綢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