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是我國的瑰寶,我國繭絲綢行業發展歷史深遠,各種新型纖維問世,性能優良、環保,工業生產穩中提質,生絲價格高位回落,以下是繭絲綢行業技術特點分析。
石油資源日益枯竭,生存環境日益惡劣的今天,全球提倡低碳、環保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發展繭絲綢行業,不僅不與糧棉爭地,而且有利綠化環境,涵養水源;還可為城鄉勞動力新增就業機會。繭絲綢行業分析指出,繭絲綢行業獨具的良好生態效應、經濟效應和社會效應,必將在世界經濟社會發展中更加凸顯其獨特作用。
繭絲綢行業技術特點指出,繭絲綢產業具有顯著的循環經濟特色,桑、蠶、絲渾身是「寶」,桑葉、桑果、桑條、桑皮、蠶蛹、蠶沙,均可物盡其用,繭絲綢產品廣泛應用於從航天航空到人們衣食住行的各個領域。繭絲綢獨具的雍容華貴、輕柔飄逸風格,截至目前為止,尚無其他纖維製品可以取代。
1、吸、放濕性好。蠶絲蛋白纖維富集了許多胺基(-CONH)、氨基(-NH2)等親水性基團,又由於其多孔性,易於水分子擴散,所以它能在空氣中吸收水分或散發水分,並保持一定的水分。在正常氣溫下,它可以幫助皮膚保有一定的水分,不使皮膚過於乾燥;在夏季穿著,又可將人體排出的汗水及熱量迅速散發,使人感到涼爽無比。
2、吸音、吸塵、阻燃。真絲織物有較高的空隙率,因而具有很好的吸音性與吸氣性,所以除製作服裝外,還可用於室內裝飾。由於蠶絲具有吸濕、放濕性能以及保濕性、吸氣性和多孔性,還可調節室內溫濕度,並能將有害氣體、灰塵、微生物吸掉。另外,真絲纖維的熱變性小,比較耐熱,加熱到100℃時,只有5—8%左右脆化,而大多數合成纖維的熱變度要比真絲大4—5倍。蠶絲的燃燒溫度在300—400℃,屬難燃纖維,而合成纖維的燃燒溫度在200—260℃,即易燃、易熔。因此,採用蠶絲纖維作為室內裝飾的原料,不但可以起到吸音、吸塵、保溫作用,還有起到阻燃功能。
3、保健。真絲纖維的保健功能是無法替代的,其中含有人體所必須的18種胺基酸,與人體皮膚所含的胺基酸相差無幾,故又有人類的「第二皮膚」的美稱。穿真絲衣服,不但能防止紫外線的輻射、防禦有害氣體侵入、抵抗有害細菌,而且還能增強體表皮膚細胞的活力,促進皮膚細胞的新陳代謝,同時對某些皮膚病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截止2019年12月底,我國蠶繭收購量上升,收購價格大幅上漲,2019年我國蠶繭平均收購價格達到2371元每50公斤,從而帶動我國蠶農售蠶收入的上升。根據繭絲綢行業技術特點數據,2019年我國蠶農收入達289億元,較2018年(228億元)同比增長27%,創歷史新高。
目前,我國干繭均價為116.68元/公斤,同比上漲8.1%,漲幅較上年下降1個百分點。其中,春季干繭均價為115.4元/公斤,同比上漲9.3%,較上年秋季上漲5.4%;秋季干繭均價為116.81元/公斤,同比上漲6.7%,較春季上漲1.2%。預計干繭價格在6月份達到最高點,上半年波動上行,下半年有所回落,6月份最高價格為120.3元/公斤,較年初上漲4.7%,以上便是繭絲綢行業技術特點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繭絲綢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繭絲綢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