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技術進步,大力開發新產品,拓寬絲綢消費領域,我國繭絲綢行業保持了較好的發展勢頭,企業內銷額為41.01億元,東、中、西部地區桑園面積占比分別為16.2%、12.2%和71.6%,以下是繭絲綢行業投資分析。
繭絲綢行業分析指出,2019年以來,我國繭絲綢行業以推進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契機,以推動「三品」戰略為綱領,大力推動行業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有效地化解了大部分的困難和風險,一舉扭轉了行業出口持續低迷和下滑的局面,實現內外銷雙增長,保持了行業平穩運行與穩中提質的良好發展局面。
生絲及絲織品產量小幅下降,區域結構西增東減。繭絲綢行業投資分析指出,2019年生絲產量8.65萬噸,同比下降7.3%。分區域看,西部、東部地區產量分別占66.2%、22.2%,占比較上年同期分別縮小0.4和1.6個百分點,中部地區占比11.6%,擴大2個百分點。蠶絲及交織物產量5.16億米,下降0.1%。分區域看,西部地區產量占44.8%,占比較上年同期擴大3.1個百分點,東部地區占比44.6%,縮小3個百分點,中部地區占比10.6%,與上年持平。
真絲綢商品出口回落,製成品出口下降明顯。2019年真絲綢商品出口額為29.6億美元,同比下降16.9%(上年同比增長22.9%)。其中,絲類和製成品出口額同比分別下降8.4%和24.4%;真絲綢緞出口額同比增長4.9%。排名前五位的出口市場依次為歐盟、美國、奈及利亞、印度和我國香港地區,其中對美國出口占總出口額比重比較上年增加7個百分點,對印度出口額比重減少2.4個百分點。
絲綢企業效益總體提升,虧損企業虧損面擴大。2019年全國711家規模以上絲綢企業主營業務收入805.92億元,同比增長0.5%,增速低於全國紡織工業企業2.4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35.44億元,較上年增長2.2%。2018年,絲綢行業虧損面18.3%,較上年擴大7.5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總額3.3億元,較上年提高18.5%。分類別看,繅絲加工企業、絹紡和絲織加工、絲印染精加工企業虧損總額增幅分別為11.7%、24.7%和24.9%,且虧損面均高於全國紡織工業企業14.7%的虧損面水平。
根據繭絲綢行業分析數據顯示,2019年干繭均價為116.68元/公斤,同比上漲8.1%,漲幅較上年下降1個百分點。其中,春季干繭均價為115.4元/公斤,同比上漲9.3%,較上年秋季上漲5.4%;秋季干繭均價為116.81元/公斤,同比上漲6.7%,較春季上漲1.2%。干繭價格在6月份達到最高點,上半年波動上行,下半年有所回落,6月份最高價格為120.3元/公斤,較年初上漲4.7%。
目前,受我國蠶繭產量增加,市場需求旺盛的影響,我國蠶繭收購量上升,收購價格大幅上漲,2019年我國蠶繭平均收購價格達到2371元每50公斤,從而帶動我國蠶農售蠶收入的上升。2010年我國蠶農收入達289億元,較2016年(228億元)同比增長27%,創歷史新高。
總體而言,我國繭絲綢行業以推進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契機,以推動「三品」戰略為綱領,大力推動行業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有效地化解了行業大部分的困難和風險,全國蠶桑生產量價齊增,蠶農收入創歷史新高,行業呈現平穩運行與穩中提質的良好發展局面。以上便是繭絲綢行業投資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繭絲綢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繭絲綢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