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政策的實施,我國乳品消費的增長潛力不斷提升,技術裝備先進、產品品種較為齊全,2019年完成產品銷售收入663.3億元,利潤總額33.8億元,以下是乳品行業現狀分析。
我國《乳品工業產業政策》提到,人均乳製品消費量是衡量一個國家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指標之一。乳品行業分析指出,我國人均乳品消費量低於100克/天,但國家的每日建議量為300克。考慮到這些目標,政府制定政策旨在到2025年增加50%的奶類產量。
根據乳品行業現狀分析數據,2019年我國乳品銷售額超過3590.41億元,同比增長6.77%;我國有龐大的乳品消費基礎,但與已開發國家相比,乳品消費量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美國農業部的統計,我國液態奶消費量僅占全球消費量的約8%,是美國的56%,歐盟的44%。我國液態奶人均消費量約為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消費升級帶動乳品行業的復甦。《乳製品製造行業深度分析及「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研究分析報告》指出,三四線城市及農村居民對乳品消費的提升將有效帶動乳製品行業復甦。2019年,三四線城市及農村市場液態類乳品零售額比上年同期增長8.8%,顯著高於全國6.7%的整體水平。
行業規模及增長速度加快。國家對乳品加工業市場准入的嚴格限制以及對現有乳製品加工企業的整頓,我國乳品行業的市場集中度有所提高,市場份額開始轉向品牌知名度高、實力強、規模效益顯著的大企業。2019年全年乳品企業有611家,比2018年減少16家。
乳品行業作為食品工業中的一個細分行業,雖然比較微觀,但在我國卻能掀起一波又一波的食品安全問題事件,因此應當時刻謹慎。乳品行業現狀分析認為,針對我國乳業目前的狀況,預計在「十三五」期間,按6%或7%的增長速度,那麼到2020年,國內乳品產量預計可達3700萬噸,液態奶將達到3400萬噸,然而要實現這一目標,還需多方努力。
乳品製造行業的企業既面臨國內企業間的廝殺,也面臨著外來企業的競爭。國內參與競爭的企業眾多,大部分規模較小,價格成為唯一的競爭手段。國內奶源價格高,企業生產成本高漲問題短期內不可能得到解決,加之這些企業自我消化成本能力較差,企業面臨成本上漲和進口奶低成本的雙重擠壓,可能誘使部分企業鋌而走險,違規生產不安全產品,誘發食品安全問題。
儘管我國牛奶消費量增長迅速,人均年消費達到25升,但與世界平均水平100升和美國263升之間的差距仍然很大。 同時,城鄉之間和地區之間的乳製品消費極不平衡。我國城市居民消費乳製品的消費者數量每年都在增加,預計國家、社會以及媒體繼續通過加強監管和監督,不斷促進乳製品行業規範化發展,以上便是乳品行業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乳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乳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