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膳食結構的不斷改善,我國乳品消費量為從2480.5萬噸增至2019年的3259.3萬噸,產量年均複合增速均保持在10%以上,前15位的乳品加工企業銷售額為1794億元,以下是乳品行業技術特點分析。
我國乳品行業發展的速度很快,現階段行業進入零和增長期,行業內的量和價格共同驅動行業增長。根據乳品行業分析數據,2012-2019年,我國乳品產量整體呈波動態勢。2019年,我國乳品產量為2687.1萬噸,同比下降8.45% 。累計方面,我國乳品產量達到1792萬噸,同比增長9.5%。
截止2019年度,我國乳品消費量3259.3萬噸,人均乳品消費量約為32.3kg(包含嬰幼兒奶粉),其中約包含19.8kg的液態奶,及12.3kg的干乳品(還原至原料奶口徑)。乳品行業技術特點指出,我國人均乳品銷量水平提升主要來自於農村消費水平提升、城鎮化和和品類多元的貢獻。
從人均消費量的角度來看,現在市場上對於我國乳品人均消費量是否見頂有兩種看法,第一種是:我國乳品消費量已經見頂,理由是我國人的飲食差異以及乳糖不耐受,致使我國的人均乳品消費量不會達到歐美或者世界平均水平。第二種觀點是隨著城鎮化程度提高,我國的人均乳品消費量會慢慢接近歐美國家。
從城市差異的角度來看,我國與日韓的人均乳品消費量樂觀估計也就大概50%左右的空間了。乳品行業技術特點指出,但是如果考慮到我國的城鄉差異,按照我國的城市地區和農村地區進行拆分,我國的乳品的一二線城市已經接近上述三個地區了,因此,人均乳品消費量提升將主要由農村地區貢獻,而一線城市乳品更多的是產品升級。
目前,我國乳品行業競爭激烈,受奶源分布、產品物流配送和儲存條件的限制,乳制行業呈現少數全國性大企業與眾多地方企業並存的競爭格局。根據《乳製品製造行業深度分析及「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研究分析報告》數據,2019年我國乳品銷售收入為2851.36億元,同比減少21.6% 。但2019年我國乳品行業的龍頭企業的營業收入較2018都有所提升,其中伊利股份和蒙牛乳業的營業收入高達789.76億元和689.7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6.92%和228.68%。
結合乳品的企業的發展周期以及行業集中度趨勢來看,預計在未來的5-10年的發展中,我國乳品生產企業的「兩極化」現象將會比較嚴重,市場競爭力度將會加大,大型企業預計將仍保持較好增長,但是中小企業將面臨複雜情況,以上便是乳品行業技術特點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乳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乳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