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食品行業分析報告 >> 2015年中國飲料行業現狀分析

2015年中國飲料行業現狀分析

2015-05-07 14:32:22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在經濟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飲料市場仍是資本關注的熱土之一。通過對2015年中國飲料行業現狀分析了解到,中國飲料行業也進入了降速增長的「新常態」發展階段。在「新常態」這一大經濟環境的影響下,中國飲料行業也由2010年以前超過20%的年增長率滑向2011年之後年均15%的增長率,由此而來的差異化競爭優勢凸顯。

  2015年中國飲料行業現狀

  隨著人們對健康生活的關注,飲料市場結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原來備受推崇的碳酸飲料逐漸「退燒」,綠色、原生態的食材越來越受到推崇,市場潛力巨大。

2015年中國飲料行業現狀分析

  飲料行業疲軟多數企業業績下滑

  近日,飲料企業陸續公布了2014年年報,業績大都不盡如人意。其中,統一集團一度強勢的飲料業務收入下挫7.6%,類似情況在匯源果汁、安德利果汁身上也在上演。而作為碳酸飲料的老大,可口可樂的業績也不好看。可口可樂發布的財報顯示,2014年公司淨營收459.98億美元,比2013年的468.54 億美元下滑2%。

  各企業將業績下滑歸結於整體經濟環境增長放緩、經濟不景氣及天氣異常。中國旺旺稱,2014年下半年中國的低熱多雨天氣,對銷售帶來較大挑戰。統一集團則表示,下滑主要由於整體經濟環境成長放緩,消費者飲料選擇品類調整,國內整體飲料需求降低所致,茶飲料及果汁整體市場衰退,奶茶成長放緩。

  飲料行業分析人士認為,是經濟大環境低迷和消費市場結構發生變化導致飲企業績下滑。而可口可樂、百事可樂業績下滑主要原因是,碳酸飲料被市場貼上不健康標籤,市場份額一直在下滑,特別是可口可樂的碳酸類產品占其總業務的比重過大,導致其業績出現下滑。而隨著碳酸飲料市場份額呈現逐步下降的態勢,茶飲料、含乳飲料和植物蛋白飲料等功能型、健康型飲料成為消費新寵。

  搶灘飲料市場多主打健康牌

  現如今,隨著消費者對健康、天然等理念的關注,在對飲料的選擇上也會趨於健康。傳統的碳酸飲料銷售下滑已經不可逆轉,蛋白飲料、涼茶飲料、植物飲料的市場爭奪戰也是日益劇烈。

  記者來到市區一大型超市發現,即使是臨近夏季這樣的碳酸飲料熱賣期,往年主打的6罐組合裝的易拉罐可樂在今年的飲料貨架上卻變得少見起來,只有在特賣區的貨架上才能看到2升裝的大瓶可樂。「這種大瓶可樂一般是年輕人燒烤等聚會才比較常買,非節假日的時候就賣得不好了,要等天氣更熱銷量才能上得去。如今輿論將不健康和碳酸飲料畫上等號,這個趨勢很不利。」一位超市飲料採購部人員表示。

  另外,有保健功效的飲料近年來受到各大企業的青睞,也不乏醫藥行業參與其中。其中一款藍莓枸杞植物飲料,號稱是愛眼食療飲料,雖然一小罐裝售價高達8元,仍吸引不少市民購買;還有某品牌的猴菇植物飲料,其傳遞給消費者的理念是養胃。銀鷺、蒙牛、伊利等飲料巨頭則全面擴充核桃乳等植物蛋白飲料,同樣大打健康牌。

  一名正在買飲料的女士說:「夏天即將到來,家裡的小孩又愛喝飲料,聽說碳酸飲料對健康不利,那只能買一些涼茶飲料和一些健康植物飲料回家備著。」採訪中不少年輕人也表示,現在買飲料都趨於理性,不會像以前那樣貪圖口感,會看一看口味以及成分,傾向於選擇健康飲料。更多相關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年我國飲料行業概況及現狀分析

  隨後記者走訪了火鍋店、大排檔等食肆,不少店家都選擇跟涼茶飲料、蘋果醋飲料商家合作,「現在食客們吃火鍋喜歡點涼茶飲料,覺得火鍋上火,涼茶可以中和。」市區天下廣場一火鍋店老闆說。

  專家預測:健康飲料將迎高速發展期

  尼爾森零售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1月份,純天然和功能性飲料品類在2014年以雙位數增長。其中,礦物質天然飲用水銷售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3%,遠高於包裝水的整體增長率(14.3%)。富含維生素的飲料銷售增長率為30%,富含蛋白質飲料(24%)和能量飲料(21%)緊隨其後。

  有關專家指出,食品飲料行業靠強勢的廣告轟炸來獲得消費者購買的時代已經過去,目前看來,消費者比較理性,企業只有生產出品質優、符合行業趨勢,且性價比高的產品才能獲得消費者的認可。專家還預測:「大健康飲料行業需要進一步的培育,目前處在快速成長期前期,三年內有望進入高速發展期。」

更多飲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飲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