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上的日韓彩電品牌占有率呈現萎縮趨勢。有機構公布數據顯示,中國本土的彩電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由2014年的76.6%增至2015年的81.9%,到2016年三季度,這一數字上升到了84.3%。三星、LG等韓國彩電品牌在中國彩電市場的比重已由2014年的6.9%跌至2015年的5.6%。截至2016年三季度,韓國彩電品牌的市場占有率首次跌破5%,降至4.5%。以索尼、松下為代表的日本彩電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由2014年的9%下降到2015年的6.6%,到2016年三季度這一數字已經降至4.4%。
日韓彩電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正逐漸萎縮。 12月7日,根據調查機構IHS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彩電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由2014年的76.6%增至2015年的81.9%,到今年三季度,這一數字上升到了84.3%。三星、LG等韓國彩電品牌在中國彩電市場的比重已由2014年的6.9%跌至2015年的5.6%。截至今年三季度,韓國彩電品牌的市場占有率首次跌破5%,降至4.5%。以索尼、松下為代表的日本彩電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由2014年的9%下降到2015年的6.6%,到今年三季度這一數字已經降至4.4%。
與中國本土彩電品牌相比,日韓彩電品牌在中國市場不再擁有價格和服務的競爭優勢。群智諮詢認為,因為中國液晶電視普及期基本在2008-2013年間,當時國家利用「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節能補貼」三大政策推動消費者替換CRT電視,過了六年時間,中國市場全面進入液晶電視更新換代周期。此外,上游面板此前價格低迷,也為彩電企業衝量提供了保障。
據2016-2021年中國國產彩電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經過多年價格戰的廝殺,國內目前出現了六大彩電巨頭,同時近年來,樂視、小米、PPTV等網際網路企業也加入到這一場激烈競爭中,共同促使中國品牌電視在2016年有望正式超越韓國品牌,成為全球出貨量最大的地區品牌。前瞻網發布的數據則顯示,2016年1-10月我國電視機出口(包括代工和貼牌)累計達到6818萬台,數量同比增長14.55%;對於中國品牌電視的數據,群智諮詢預計2016年出口規模將達到3240萬台,同比增長更是達19%。群智諮詢副總經理李亞琴指出,中國彩電品牌出貨量之所以能達到全球第一,一方面是得益於全球市場本身增長了3%-4%,特別是新興國家如印度、印度尼西亞等人口大國,這些國家正處於顯像管電視向液晶電視更換的周期;另一方面則是搶占了日本品牌衰落後留下的市場份額。
不過,目前彩電高端品牌領域仍被日韓品牌所占據,國內品牌的競爭優勢更多是依靠價格優勢。在美國等市場,中國彩電品牌還有待提高市場占有率。
美國機構公布的數據指出,韓國的兩個家電品牌三星和LG在美國本土市場的彩電銷量總和占據了美國彩電市場的半壁江山。截至2016年三季度,三星以39.9%的市場占有率高居榜首,剛剛被樂視收購的美國本土最大彩電廠商Vizio以17.5%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LG則以11.1%居第三。
更多彩電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彩電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