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物業管理行業發展了30多年,行業已出現一批具有強大品牌影響力的物業服務企業。隨著競爭不斷深化,物業管理行業集中的趨勢也愈發明顯。以下對物業管理髮展趨勢分析。
物業管理髮展趨勢分析,截止到2015年末,全國物業管理面積為174.5億平米(物業管理面積根據物業管理協會數據以及歷年竣工面積計算),而根據2000年以來的已竣工項目面積分布來計算,住宅面積占比達到77%,辦公項目占比為2.64%,商業項目占比為10.39%,其他項目占比為9.27%。2018-2023年中國物業管理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表明,15年全國物業管理費用總規模約為6500億。11至15年全國商品房累計銷售面積為60億平米,預計未來3年新增物業管理面積將在36億平米左右,若按照15年的物業結構和費用測算,則總市場規模將會達到7800億。
2009-2015年全國物業管理面積及百強企業市場占有率
資本市場在為優秀的物業服務企業提供更廣泛的資金來源的同時也促進企業提升服務規範水平和服務質量, 提高管理效率和盈利能力,促進行業優勝劣汰,優化行業資源配置。物業服務企業作為社區物業管理服務的提供者,擁有社區資源優勢,了解社區周邊商家的具體情況,在整合社區周邊商業資源、構建連接業主和住戶與商家的服務平台具有獨特優勢。
首先,物業綜合管理體制不順、執法能力差。物業管理髮展趨勢分析,這是由於物業管理牽涉眾多,即便明知業主違法,也難以協調政府部門。政府執行力不足,令物業管理開展工作、處理問題困難重重。
其次,業主自律機制不完善,司法實踐之後。物業管理髮展趨勢分析,業主自律機制的建立,主要是為協調和維護業主共同利益,但實際約束力極為有限,導致個別拒繳物業費現象發生,而物業管理企業難以利用業主自律機制來追討應得利益。
第三,物業與業主關係緊張,公眾意識較低。物業管理髮展趨勢分析,業主在出現問題,如亂扔垃圾、亂停車輛等,常利用拒繳管理費、媒體曝光等進行威脅,加大了物業管理的難度,也加劇了物業與業主間緊張的關係。
最後,物業的服務價格長期被壓制,社會公眾對於物業管理認識有偏差,甚至有部分會認為物業並沒有存在的必要。物業管理髮展趨勢分析,政府考慮居民經濟承受能力,也將核定收費低於市場成本,造成物業企業生存艱難。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物業管理行業市場正迎來行業的快速發展期。根據我國當今經濟形勢,房地產市場很難再有前些年的輝煌,面對市場的壓力,房地產開發商極力尋求轉型之道,這其中物業管理將大有作為。物業管理髮展趨勢分析,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時期,作為現代服務業的物業管理必將持續加速,多維度變革也成常態,引入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模式,開拓更廣闊的合作空間,將實現物業管理行業的轉型升級及跨越式發展,物業藍海價值將進一步凸顯。物業將獲得更多的服務收入。
更多物業管理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物業管理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