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產管理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物業管理行業有利的帶動了城鎮居民服務消費的支出。截止2018年底我國百強企業市場份額已達29.44%,行業正在迎來快速發展的黃金時代。以下是物業管理市場現狀分析。
我國的物業管理行業始於20世紀80年代,1981年成立的深圳市物業管理公司標誌著我國物業管理行業的誕生。物業管理市場分析,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和房地產行業快速發展,物業管理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2003年,國務院頒布並實施的《物業管理條例》標誌著行業法律法規體系建立及規範運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2014年底,全國物業管理面積約為164.5億平方米,較2012年底的145.3億平方米增長了約13.5%,行業物業管理規模持續擴大。物業管理市場現狀分析,物業服務企業數量和行業從業人員也快速增長。2014年底,全國物業服務企業約10.5萬家,從業人員約711.2萬人,分別比2012年底的數量增長了約48%和16.2%。
2015-2017年,我國房地產行業的繁榮將會傳導到物業管理公司,推動物管行業管理規模加速擴張。本輪商品房銷售的增長將給物管行業未來2-3年帶來充沛儲備面積。 房地產行業集中度上升,依託大型房地產企業的物業公司受益,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
在相關政策的指引下,行業領先企業獲得更為規範、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表面上資質門檻的打破會令行業競爭加劇,但事實上受到衝擊最深的是業內依靠出藉資質而其本身實力一般的「影子」企業。領先企業依靠自身品牌聲譽、服務品質及管理體系方面的優勢,將顯著受益於市場化進程。
2018年底,我國百強企業市場份額已達29.44%,實現連續5年不斷增加。2018年,百強企業在管項目總建築面積將達到228.27億平方米,市場份額預計達到67.33%。伴隨未來物業管理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企業規模分化,行業內將出現部分航母級企業,成為行業的領導和領袖。而規模分化將使得企業發展路徑差異化趨勢更加明顯,大型企業憑藉雄厚資金實力、深厚品牌積澱、強大資源整合實力、先進技術和靈活高效的社區運營能力,持續擴大管理規模,不斷挖掘市場價值,提升企業效益,強者恆強的馬太效應明顯。
目前,百強企業依託新的發展機遇,不斷加大項目拓展力度,積極增加項目儲備,為企業搶占市場份額積蓄能量。2018年,百強企業的合同儲備項目均值為23.3個,合同儲備項目面積均值為420.0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84.56%。
分層級來看,TOP10企業合同儲備項目面積均值最高,2018年達到3264.23萬平方米。物業管理市場現狀分析,TOP11-30、TOP31-50、TOP51-100企業合同儲備項目面積均值分別為679.56萬平方米、262.01萬平方米、155.01萬平方米。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等新技術的發展和社區經濟的興起,物業服務企業不斷整合社區物業資源,拓展和豐富社區服務,提升服務質量和價值,在發展社區經濟中的價值凸顯。物業管理行業已成為潛力巨大的現代服務業之一,物業服務企業正向現代社區綜合服務商發展。
總的來說,我國城鎮化進程和房地產行業的快速發展,物業管理行業將得到了快速發展。在物業管理行業進入跨界融合、創新發展的大背景下,未來如何適應當前市場的發展形勢,克服不利因素,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是每個物業企業生存發展的必修課。以上便是物業管理市場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物業管理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物業管理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