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全球資本市場近期因貿易政策的突變而掀起波瀾。隨著某國領導人宣布對進口商品實施新一輪關稅調整,科技板塊遭遇重挫,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單周跌幅超4%。其中,晶片製造及相關產業鏈成為此次市場震盪的核心焦點。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晶片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本周初,科技股因貿易談判取得階段性進展而迎來短暫反彈,但隨後政策轉向導致市場情緒驟變。某國政府宣布對特定進口商品暫停部分關稅90天,並將稅率降至10%,卻同時確認對中國商品維持累計達145%的關稅水平。這一矛盾信號直接觸發科技股拋售潮:蘋果公司股價單日下跌4%,回吐前一日因利好消息推動的15%漲幅;特斯拉、Meta跌幅均超7%,亞馬遜和英偉達分別下挫至少5%。半導體板塊更是重災區,相關ETF在觸及歷史高點後暴跌7%,安森美、Marvell等企業股價單日跌幅超11%。
儘管關稅政策短期內直接影響有限——晶片製造商的生產環節多集中于海外——但市場對需求萎縮和經濟下行風險的擔憂持續發酵。以VanEck半導體ETF為例,其估值在創下歷史最佳表現後因預期轉弱而劇烈回調。政策制定者試圖通過關稅手段推動本土晶片製造回流,例如某國政府曾支持台積電投資1000億美元擴建亞利桑那州工廠。然而,業內分析顯示這一策略效果存疑:調查顯示超九成半導體企業未計劃因關稅調整遷移產能,部分廠商甚至推遲了新生產基地的選址決策。
在行業普遍承壓背景下,專注於人工智慧領域的晶片製造商表現相對堅挺。英偉達等公司憑藉其GPU在通用人工智慧(AGI)開發中的核心地位,即使面臨成本上升壓力,需求仍保持強勁。有觀點認為,頭部AI企業的技術競賽可能形成「逆周期」效應——即便宏觀經濟疲軟,企業也可能優先保障算力投資。但長期來看,若關稅持續推高全球供應鏈成本,晶片行業將不得不重新評估產能布局、定價策略和國際合作模式。
總結:政策與市場的博弈仍在延續
從納斯達克指數的劇烈波動到半導體企業的估值震盪,此次市場動盪凸顯了貿易政策對科技產業的深遠影響。儘管部分細分領域如AI晶片短期內或能抵禦衝擊,但關稅帶來的供應鏈重構、成本壓力及地緣政治風險,將持續考驗企業戰略韌性與投資者信心。未來數月,政策動向和行業應對措施將成為決定市場走向的關鍵變量。
更多晶片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晶片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