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新能源車險困局:保費與賠付的平衡之道

新能源車險困局:保費與賠付的平衡之道

2025-05-08 02:34:03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產量突破1000萬輛,零售滲透率高達52.3%。然而,與產業高速增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新能源車險市場卻陷入「保費貴、承保虧」的困境。車主抱怨「省的油費全交了保險」,險企則因高賠付率而持續虧損。如何在車主「可負擔」與險企「可持續」之間找到平衡,成為新能源車險生態重塑的關鍵。

  一、保費偏高:車主負擔加重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新能源市場專題研究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自2021年12月新能源汽車專屬商業保險產品推出以來,保費問題一直是車主關注的焦點。在新能源汽車產銷大省江蘇,一項涉及6291名車主的調查顯示,57.9%的受訪者認為新能源車險價格偏高。例如,一輛售價僅四五萬元的小型電動車,保費卻高達4800元。儘管新能源商業車險的自主定價係數範圍已調整至與燃油車相同,但險企為覆蓋高賠付成本,往往將保費調至上限。

  保費上漲不僅抑制了車主的投保意願,還導致部分車型的商業險被險企拒保。例如,一些中小型險企對新能源車商業險採取限制承保策略,甚至建議車主轉向大型保險公司投保。數據顯示,34.1%的受訪者遭遇了保險公司拒保,其中因車型品牌故障率高被拒保的占比達58.5%。

  二、賠付率高:險企承壓虧損

  新能源汽車的高出險機率和高賠付成本,是險企承壓的主要原因。調查顯示,新能源汽車由於扭矩大、加速快,車主誤操作導致的事故發生率較高。此外,新能源汽車構件一體化程度高,智能設備和配件損壞後通常需要成套更換,維修成本顯著高於燃油車。2024年,保險行業承保新能源汽車3105萬輛,保費收入1409億元,但承保虧損高達57億元。

  此外,新能源汽車在網約車和普通貨運車輛中的占比日益升高,但部分車輛未按營運性質投保,導致保險種類與使用性質「錯配」,進一步加劇了保費不足的問題。例如,一些保險公司對一年行駛里程達到2.5萬公里的車輛,一律判定為營運車輛並拒保。

  三、平台助力:緩解投保難題

  為提升新能源車險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今年1月,相關部門聯合發布指導意見,推動新能源車險高質量發展。在此背景下,「車險好投保」平台於1月25日上線,旨在解決車主投保難的問題。截至4月9日,該平台累計註冊用戶56.2萬人,承保41.2萬輛新能源汽車,提供保險保障3976億元。

  該平台主要服務在常規渠道遇到投保困難的新能源汽車客戶,首批接入10家大中型財險公司,第二批接入22家公司。車主可自主選擇保險公司投保交強險和商業險,出單的保險公司負責承保理賠服務。然而,業內人士指出,平台短期內雖能緩解投保難,但如何平衡「車主可負擔」與「險企可持續」,仍是長期挑戰。

  四、源頭共治:構建健康生態

  新能源車險與新能源車行業需要相互促進,從源頭降低事故率,落實風險分級制度,創新產品設計,共同構建健康生態。首先,交通運輸、金融監管、車輛管理等有關部門應引導新能源車從人、車、路、環境等方面開展平安交通整治,減少事故發生率。其次,通過部門間信息交互,解決4.5噸級以下貨運車輛實際用途與投保險種錯配的問題,提高保險產品風險定價的準確性。最後,保險公司應優化新能源車險自主定價係數範圍,探索家用車和網約車運營的組合產品,探討高賠付車輛風險分擔機制,提供更合理的保險產品。

  總結

  新能源車險市場的健康發展,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通過降低事故率、落實風險分級制度、優化保險產品設計,可以在車主「可負擔」與險企「可持續」之間找到平衡。只有構建起良性的新能源車險生態,才能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持續增長提供堅實保障。

更多新能源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新能源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