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4年,中國日化護膚市場呈現顯著分化態勢。在17家重點監測的上市公司中,多數企業遭遇營收與利潤增速放緩甚至下滑,部分頭部品牌陷入虧損泥潭。電商渠道競爭加劇、消費疲軟及產品同質化問題成為行業普遍面臨的挑戰,而少數聚焦創新與細分市場的公司則逆勢突圍,展現出差異化增長潛力。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十五五電商行業發展研究與產業戰略規劃分析預測報告》指出,2024年日化護膚上市公司業績表現低迷,17家企業中僅6家實現營收利潤同步增長,3家出現增收不增利現象,另有6家(不含虧損)面臨營收與淨利潤雙重下滑。龍頭企業上海家化以13.93%的營收增速和266.6%的淨利潤跌幅墊底全行業,凸顯傳統美妝品牌轉型壓力。科思股份、華熙生物等企業雖在原料端具備技術優勢,但終端市場疲軟導致其利潤同比分別下降23.33%與70.59%。
以逸仙電商為代表的網際網路美妝平台面臨持續性經營困境。作為唯一連續五年虧損的上市公司,其2024年淨利潤虧損達7.1億元,五年累計虧損額突破65億元。同期上海家化因渠道調整與品牌老化問題首次出現年度虧損8.33億元,嘉亨家化則受代工需求萎縮影響營收下滑9.13%,歸母淨利潤轉為0.24億元。這些案例折射出單純依賴線上流量的商業模式在存量競爭時代的脆弱性。
錦波生物憑藉重組膠原蛋白技術異軍突起,2024年營收同比增長84.92%至行業榜首,淨利潤增幅達144.27%,連續兩年保持爆發式增長。巨子生物與上美股份分別以57.2%和62.1%的營收增速緊隨其後,印證了功效護膚細分市場的發展潛力。珀萊雅、創爾生物等企業通過精準定位年輕客群,實現營收利潤雙位數增長,在紅海競爭中開闢新藍海。
數據揭示日化護膚行業的結構性變革正在加速。敷爾佳、貝泰妮等頭部品牌雖保持規模優勢,但淨利潤同比分別下降11.77%和33.53%,暴露傳統大單品模式的邊際效益遞減問題。反觀華熙生物等企業,在原料端的技術儲備未能有效轉化為消費端溢價,折射出產業鏈價值傳導機制的斷裂風險。未來行業競爭將更聚焦於生物技術創新、DTC渠道運營效率以及精準化用戶運營能力的構建。
總結來看,2024年日化護膚上市公司業績呈現冰火兩重天格局。電商渠道依賴型企業的持續虧損與生物科技驅動型公司的高增長形成鮮明對比,預示著行業正在經歷從流量爭奪向價值創造的戰略轉折點。隨著消費復甦節奏放緩和監管趨嚴,未來三年或將見證新一輪市場份額洗牌,唯有兼具研發壁壘與場景創新能力的企業才能在競爭中占據制勝高地。
更多電商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電商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