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上半年,中國民航業在政策紅利釋放與市場需求復甦中穩步前行。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樞紐,白雲機場憑藉航線網絡優化、通關效率提升及創新服務模式,在客貨運輸領域交出亮眼成績單,成為觀察國內機場發展趨勢的重要樣本。數據顯示,其上半年旅客吞吐量突破4000萬人次,國際業務增長超20%,同時貨運量創近年新高,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隨著三期擴建工程加速推進及更多國際航線落地,白雲機場正以更開放的姿態迎接航空樞紐建設的新階段。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十五五機場行業發展研究與產業戰略規劃分析預測報告》指出,2025年上半年,白雲機場累計保障航班26.6萬架次,旅客吞吐量達4003.6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7.0%和9.2%,貨郵吞吐量116.9萬噸,同比增長2.0%。國際及地區業務成為核心增長引擎:航班量5.8萬架次、旅客量818.9萬人次,增幅達16.1%和22.9%。這一表現既受益於「一帶一路」航線網絡的拓展,也得益于海關通關便利化政策的支持。例如,4月出台的航空口岸20條舉措顯著提升了貨物通關效率,推動進出口貨運量突破75萬噸新高。
為強化「超級航空樞紐」定位,白雲機場上半年聯合航司新開或加密19條國際及地區客運航線,並新增泗水(印尼)、阿拉木圖(哈薩克斯坦)等重要航點。通過填補廣州至中亞直飛空白、激活華南與東爪哇經貿旅遊往來、精準對接巴厘島休閒市場需求,機場的區域輻射力持續增強。同時,「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疊加免費一日游活動,進一步提升了國際中轉旅客吸引力,推動樞紐能級躍升。
貨運領域,白雲機場通過優化資源配置與海關協作,在2025年上半年實現進出口貨運量超75萬噸的歷史峰值。4月落地的20條通關便利化舉措,涵蓋簡化申報流程、延長口岸開放時間等,為跨境電商和高附加值貨物運輸提供了高效通道。此舉不僅響應了國家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政策導向,也為機場打造「航空物流樞紐」奠定了基礎。
2025年暑運(7月1日至8月31日)期間,白雲機場預計接送旅客約1460萬人次,航班量達9.6萬架次,同比分別增長6.3%和6.0%。為應對出行高峰,機場協同航司加密烏魯木齊、阿勒泰等旅遊航線,並聯合OTA平台推出「暑期多人同行」「飛行挑戰賽」等活動,精準覆蓋親子游、家庭游及學生群體。此外,與花都區文旅部門合作的「航空+文旅」計劃,通過定製化行程吸引入境遊客,進一步激活市場潛力。
2025年機場發展動能與區域經濟聯動
2025年上半年,白雲機場以航線網絡優化、政策紅利轉化和創新服務為支點,在客貨運輸領域實現高質量增長,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對外開放的空中門戶標杆。隨著三期擴建工程推進及利雅得等新國際航線的布局,其樞紐功能將進一步強化,推動跨境人流、物流效率提升,助力區域經濟與全球市場深度連接。未來,機場在智慧化服務升級和政策協同中仍大有可為,將持續釋放「超級航空樞紐」的戰略價值。
更多機場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機場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